注册

环球时报谈股灾:中国社会的承受力被低估了


来源:环球时报

股市非正常暴跌必有原因,查清它们并做有针对性的改革和调整非常重要。然而从另一方面说,出现“股灾”又是金融市场成长路上很难避免的一幕。

原标题:社评:应对不测和争议,承受力至关重要

中国股市前两周不断暴跌,政府在上周末推出大规模救市措施,从本周前两天的情况看,A股大盘的狂跌之势似乎有所放缓,但创业板跌势仍猛,沪市中也有不少个股继续陷在跌潮中寻求突围。股市的严重局面确为中国重新开市以来所少见。

股市非正常暴跌必有原因,查清它们并做有针对性的改革和调整非常重要。然而从另一方面说,出现“股灾”又是金融市场成长路上很难避免的一幕。不断完善的监管并非总能跑赢风险的积累,历史显示,任何社会总会阴差阳错导致各种危机的出现。而一个社会能否前进得平稳,一方面取决于它避免和修正错误的能力,一方面取决于它遭遇大小问题和危机时的承受力。

总体来看,中国比较重视避免危机,对发现问题、将问题控制在爆发之前或者爆发早期很下工夫。这显然是对的,这种思维对中国社会这些年保持大的稳定做出了贡献。

与此同时,我们需要注意,当一个社会相对平静的时间久了,“不出问题”广泛成为社会治理目标之后,这个社会的承受力就会相应逐渐减弱,管理者和民众就会对具体问题变得敏感。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这也许是另外一种“风险”的积累。

中国是复杂的大社会,国际上以及内部有可能脱离国家调控机制的因素很多,这些年的总体形势是稳定的,但具体问题乃至危机实际上层出不穷。仅2008年以来,中国经历了西藏和新疆大的暴力恐怖事件,奥运会圣火传递遭到罕见破坏,互联网舆论集中导致了一批公共事件,此外出了一批过去不可思议的高级别贪官等等。

在这些事情爆发之前,都会有人认为它们一旦出现带给中国社会的冲击是很难承受的。但现实是,它们来了,造成了局部和一时较严重的麻烦,但中国社会大的稳定岿然不动。事实上每一个较严重问题的爆发在带来冲击的同时,也锻炼、洗礼了中国社会的承受力。中国强大有一部分是因为我们穿越了这二十几年从苏联解体开始的国际大动荡,也经历了国内一次又一次的“意外事件”,中国是什么都见识了的、也什么都应对了的国家。

中国社会的承受力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被低估了。这种低估在民间和政府层面都有。它的表现是,一旦出了某个问题,一些舆论就嗷嗷叫,普通事被喊成大事,大事被说成“天要塌了”。官方应对手段其实挺多的,但应对方式有时显得紧张,从而又导致官方应对是否“正确”和“过度”的争论。由于中国互联网舆论场是分裂的,官方挺想让大家都满意的,但又不可能做到。

社会的承受力问题和国家治理理念紧密相关,首先国家的治理理念应当越发清晰,其次具体措施应建立在对社会、人心深刻的理解基础上。比如,社会对这一次股市暴跌的承受力到底如何,与政府出什么样的救市措施,以及管理金融市场的理念、政策是否得当有密切关系。居安思危并不是一句过时的话。

中国具有防范和解决危机的强大能力,我们还需让自己和世人都相信,中国同样能承受终归要漏网跑出来的各种不测事件。这样的中国不仅稳在当下,而且为稳在长远储存了宝贵的信心。

[责任编辑:PN053]

标签:不测事件 风险 社评

人参与 评论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