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评论张爱玲
2015年05月30日 13:38
来源:羊城晚报
接着,父亲写了张爱玲的反应:“她听后的反应是惊讶,但也并没有当做一回大事,因为爱玲向来对自己的作品最有自知之明,别人的褒贬很难摇动她对自己的估价。最近我写信告知夏志清,现在更公之于世,好让对张爱玲作品有兴趣的读者知道这件事的底细。傅雷终年埋首译作,极少写批评文章,那次破例写这样一篇评论,可见他对张爱玲作品的爱之深和责之切。”
原标题:傅雷评论张爱玲
本期登场:《宋家客厅:从钱锺书到张爱玲》 花城出版社 宋以朗 著
本书是作者写其父宋淇的一部传记。宋淇笔名林以亮等,文艺评论家和翻译家,在文学批评、红学研究、翻译、电影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与张爱玲、钱锺书、傅雷、吴兴华、夏志清等有深交。作者在私家资料、家族记忆和公开资料的基础上完成本书的叙述,书中涉及的大量细节还原了宋淇的一生,披露了那一代文化人的相知相惜,破解了不少疑团和误解。
1944年4月7日,有人以“迅雨”作笔名,在《万象》上发表一篇文章《论张爱玲的小说》,评价张爱玲的《金锁记》《倾城之恋》以及《连环套》这些中短篇小说。他认为,《金锁记》是张爱玲目前(1944年)最圆满之作,颇有《狂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应该列为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但他话锋一转:“没有《金锁记》,本文作者决不在下文把《连环套》批评得那么严厉,而且根本也不会写这篇文字。”遂开始批评《连环套》:“《连环套》的主要弊病是内容的贫乏。已经刊布了四期,还没有中心思想显露。(女主人公)霓喜和两个丈夫的历史,仿佛是一串五花八门、西洋镜式的小故事杂凑而成的。没有心理的进展,因此也看不见潜在的逻辑,一切穿插都失掉了意义……《连环套》逃不过刚下地就夭折的命运。”
迅雨接下来说:“但若取悦大众(或只是取悦自己来满足技巧欲——因为作者可能谦逊地说:我不过写着玩儿的)到写日报连载小说(feuilleton)的所谓fiction的地步,那样的倒车开下去,老实说,有些不堪设想。”
张爱玲当时已经是很有名气的作家了。从1943年起,几乎每一期《二十世纪》都有她的文章;她又相继发表小说,如《万象》连载《心经》《琉璃瓦》《连环套》,在《杂志》发表《茉莉香片》《倾城之恋》《金锁记》等力作,第二年她又在《杂志》上发表《年青的时候》《花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
1944年10月,张爱玲在胡兰成创办的《苦竹》里发表《自己的文章》,对迅雨的批评做出回应:“《连环套》就是这样子写下来的,现在也还在继续写下去。”
“迅雨”是谁?当时引起热烈的讨论。我父亲在《私语张爱玲》中写道:“唐文标说不知作者是谁,怀疑会不会是李健吾。按李健吾写文学批评的文章一向用刘西渭为笔名,他的《咀华二集》出版于一九四二年……至于怎么会怀疑是李健吾呢?大抵因为迅雨的文章中引用法国作家较多。其实这篇文章写得非常谨严,不像李健吾的文笔那样散漫,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那么迅雨究竟是谁?原来是战前即从事翻译《约翰·克利斯朵夫》和巴尔扎克小说的傅雷。那时的文化工作者多数不愿写文章,即使发表,也用笔名,而且不愿别人知道。单看名字,‘迅雨’和‘雷’二者之间倒不能说没有蛛丝马迹可寻。爱玲当初也不知道作者是谁,还是南来后我告诉她的。”
接着,父亲写了张爱玲的反应:“她听后的反应是惊讶,但也并没有当做一回大事,因为爱玲向来对自己的作品最有自知之明,别人的褒贬很难摇动她对自己的估价。最近我写信告知夏志清,现在更公之于世,好让对张爱玲作品有兴趣的读者知道这件事的底细。傅雷终年埋首译作,极少写批评文章,那次破例写这样一篇评论,可见他对张爱玲作品的爱之深和责之切。”
私家档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视频
-
李咏珍贵私人照曝光:24岁结婚照甜蜜青涩
播放数:145391
-
金庸去世享年94岁,三版“小龙女”李若彤刘亦菲陈妍希悼念
播放数:3277
-
章泽天棒球写真旧照曝光 穿清华校服肤白貌美嫩出水
播放数:143449
-
老年痴呆男子走失10天 在离家1公里工地与工人同住
播放数:16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