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布什称可考虑撤出部分驻军不承认已失败
2007年09月05日 04:56京华时报投票数: 顶一下  【
相关标签

-解读

突访伊拉克“摸家底”

布什此次访伊,选择的时机和地点颇为耐人寻味。一星期后,美国国会将就布什的伊拉克政策举行一场重要听证会。

时机敏感

围绕伊拉克增兵的评估问题,白宫与民主党控制的国会即将进入摊牌阶段。9月10日,驻伊拉克美军最高指挥官彼得雷乌斯和美驻伊大使克罗克将在国会作证。而9月15日前,白宫必须向国会提交有关增兵效果的评估报告。

美国媒体说,听证结果和评估报告将决定伊拉克政策的下一个篇章。布什希望事先从彼得雷乌斯等人口中了解,作为前线指挥官,他们对布什增兵3万这一决策的评估意见。

布什此访的背景是,伊拉克迄今依然频繁发生暴力事件,安全局势不断恶化,这成为困扰美国、伊政府和其他有关各方的痼疾。自今年初以来,美国陆续向伊拉克增兵3万人,先后实施了代号为“法律与秩序”“幻影打击”“闪电锤”等军事行动,但这些军事行动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伊安全问题。同时,随着驻伊美军死亡人数超过3700人,美国国内外要求布什从伊拉克撤军的呼声日益高涨。

精心选址

把地点选择在安巴尔省,而不是巴格达,更是大有深意。分析人士认为,布什希望通过此举向外界表明,在增兵政策和军事行动的作用下,安巴尔省已从过去的安全“重灾区”变为“示范区”。

路透社说,安巴尔是伊拉克逊尼派反美武装最活跃的地区,也是美军除巴格达外投入兵力最多的地区。最近,安巴尔的安全局势出现缓和迹象。当地逊尼派部落在美军支持下,开始调转枪口,向渗透的伊拉克“基地”组织成员发起攻击。

美联社说,对布什而言,选择访问安巴尔具有重要“象征意义”。首先,安巴尔局势好转,本身就是增兵政策“奏效”的鲜活例子。

其次,把什叶派出身的马利基总理拉到逊尼派的心脏地带,既能给人留下重视伊拉克政治和解进程的印象,还能给一直对马利基有怨言的逊尼派“面子”。最近,美国国内对马利基的不满和批评越来越多,认为马利基没有能力团结逊尼派。

与罗伯特·盖茨同行的一名国防部高官告诉《纽约时报》,布什和盖茨想方设法拉近逊尼派与马利基政府的关系,但许多人担心,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拉郎配”。

国会角力

造成伊拉克当前乱局的原因错综复杂,包括不同宗教派别间的宿怨、驻伊美军的存在及其引发的反占领暴力活动、恐怖主义和外来势力的渗透和影响等。驻伊美军和伊政府要解决这些问题困难重重。

此外,马利基领导的伊拉克政府面临内部分裂的危机。这对布什政府的对伊政策是一个直接打击,也成为美国国内抨击布什政府对伊政策的一个把柄和要求布什从伊拉克撤军的最新理由。

分析人士称,在向国会提交的报告里,布什政府很可能还会继续坚持增兵计划,白宫和国会之间将继续上演针锋相对的拉锯战。但不管怎样,美国不可能无限期维持现有驻军规模,布什政府在伊拉克问题上作出业绩的时间越来越少。据新华社电

-链接

两大派别制订和平路线图

据新华社电 伊拉克什叶派和逊尼派代表3日结束了在芬兰为期4天的秘密会谈。与会代表在借鉴北爱尔兰和平进程的基础上,制订了伊拉克和平路线图。

8月31日,在芬兰前总统阿赫蒂萨里的主持下,伊拉克什叶派和逊尼派重要人物聚首芬兰,在首都赫尔辛基附近的一个度假村就如何解决伊教派冲突问题举行秘密会谈。据芬兰媒体报道,包括什叶派宗教领袖萨德尔的代表等在内的16名伊重要人物出席了这次会谈。

根据处理危机办公室3日晚公布的“赫尔辛基协议”文本,与会代表在会谈中提出并通过了一系列建议,包括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结束所有暴力行为;以非暴力和民主手段解决所有政治问题;在谈判进程中禁止所有武装派别使用武力;建立一个所有党派同意的独立委员会来监督对非政府武装派别解除武装的进程。与会代表承诺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磋商,以便启动旨在达成民族和解的谈判。

<< 前一页12后一页 >>
   编辑: 霍吉和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