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港澳台 > 透视台海 > 正文 |
|
·台商赴外投资血本无归
2004年,有帽子大王称号的戴胜通,应陈水扁要求在海地设厂,结果碰上当地暴动工厂关门,连带拖累台湾母公司。戴胜通后悔地说:“我真的一个星期瘦了三四公斤,真的非常痛苦,每天都只睡两三个小时,半夜经常被吓醒,内衣都是湿的!”
有失败案例在先,加上陈水扁送利多时,如今,洪都拉斯总统私下表达,希望台湾的上市公司宏达电以及精英计算机能够到当地设厂。这张支票该怎么兑现,实在让人相当怀疑。
·扁当局补偿柚农斤斤计较民众生活困苦
台风过后暴雨成灾,农林渔牧业总损失金额高达17.8亿,屏东、花莲、台东和云林四个县市灾情最重。灾情最惨重的作物包括文旦柚枝干折断落果,香蕉植株倒伏,西瓜、香瓜、洋香瓜和叶菜类全都浸水。另外,番石榴、梨子、释迦枝干折断落果,还有木瓜植株倒伏等。但是当局补贴给果农的,一公斤只有四五元,只有果农种植成本的1/5。
台“邦交不稳”“邦交国”常以“断交”敲诈台当局
尽管台当局千方百计巩固“邦交”,但台湾仍不断经历“断交”危机。
——自1971年联合国安理会驱逐台当局代表、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后,台湾经历第一次“断交危机”,“邦交国”迅速减少,至1988年只剩下22个。
——1988年李登辉上台后,依靠巨额外汇存底,推行所谓“务实外交”、“弹性外交”,“邦交国”数目在1991年增加到29个。但好景不长,台湾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很快陷入第二次“断交危机”,失去新加坡、韩国、沙特阿拉伯、南非等重要“邦交国”。
——此后,台湾的“友邦”集中在拉美、非洲、大洋洲,这些国家面积小、人口少、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因而被称为“小儿科”。陈水扁上台后,虽大搞所谓“烽火外交”,但不断没有捞上多少“邦交国”,反而先后丢掉马其顿、利比里亚、瑙鲁、多米尼克。2004年陈水扁以卑鄙手段连任后,与拉丁美洲“邦交重镇”“关系生变”的传言不断,台当局面临第三次“断交危机”。
——联合国大会即将在9月18日开议,台“驻纽约办事处处长”廖港民8月22日在美召开记者会声称,今年首次“改以台湾名义申请加入联合国”,共有16个“友邦”联署支持提案,但是尼加拉瓜并没有参加联署,出现“邦交不稳”的传言。
编辑:
解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