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回顾:1997年香港金融保卫战(上)
2007年06月12日 17:29央视国际投票数: 顶一下  【

大鳄索罗斯对香港的攻击

凭借连下东南亚几国的声势和精心设计的连环计,索罗斯还是对香港发起了攻击。

1997年7月2日,就在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的当天,乔治?索罗斯,这位当时很多人心目中国际金融界的头号反派人物平静地走进自己的办公室,轻描淡写地向公司员工宣布:我们赢利了。据估计,索罗斯至少从泰铢大跌中赚取了将近10亿美元。然而这并没让他感到满足,用他经常说的那句话就是,“下一次金融危机肯定会到来,问题只在于什么时间。”这位1930年出生的大投机家早在1992年就闻名于世,当时英格兰银行曾经不得不向这位匈牙利人俯首称臣。

索罗斯看上去体魄强壮,像名运动员。他的头发很短,略带波浪,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有人说他看上去像位经济学教授,或是滑雪教员。在他办公室的墙上有一条用计算机打出来的标语:“我生来一贫如洗,但决不能死时仍旧贫困潦倒。”这就是乔治·索罗斯的信条。

索罗斯第一次震惊世界是在1992年, 这一年,包括英国在内的许多西欧经济体都出现了经济滑坡,索罗斯利用英国政府坚持英镑不贬值的机会,向英国的金融市场发动攻击。9月16日,仅一天时间,索罗斯就大赚了9.58亿美元,并且迫使英国退出了欧洲货币系统。

5年之后,这支金融大鳄开始把虎视眈眈的目光投向了亚洲金融市场。

索罗斯的目的很明确: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房地产市场、外汇储备体系、金融市场管理有明显漏洞,只要搅乱金融市场,就可以混水摸鱼,狠捞一笔。索罗斯的如意算盘是:先从实力不强的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入手,进而攻击亚洲"四小龙"中的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最后攻占香港,击溃市场信心,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而现在,他的预定目标正在一步步实现,他以为可以在香港收官了。

1997年10月国际炒家对香港金融市场的第一次冲击,使香港经济损失惨重。 10月21到23日的三天时间里,香港恒生指数累积下跌了将近3000点。香港十大富豪估计共损失超过2100亿港元。财富流失、经济下滑、社会震荡,刚成立不久的特区政府面临严峻考验。而此时的索罗斯当然也不会善罢甘休,他在积蓄力量、等待机会,准备发起新一轮的攻击。

1998年5月开始,国际投机资金再次扑向香港,这一次他们兵分三路,向香港汇市、股市、期市同时发难,联系汇率制上中下三路同时接招,渐感不支,港股急转之下。国际炒家们似乎一战成功,因此也口出狂言,要把香港当作他们的“超级提款机”。

   编辑: 高欣艺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添加多个TAG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