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考民族加分现象调查:规定挡不住人情
2009年07月20日 08:09新京报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为加分项目瘦身

今年重庆减少一些加分项目,但是巫山的民族更改乱象是否得到纠正,现民宗局局长表示担忧

龚余是巫山县高级中学学生,因为当地有着各种加分,使得他今年又一次参加高考。

去年高考,龚余658分,巫山县文科状元,在重庆排第六名。他的母亲告诉记者,如果按照裸分,儿子能被北京大学录取。后来,其他考生通过改民族等获得加分,而自己没关系没门路,儿子只能眼睁睁看着被挤下来。

事后,龚余把自己关在房里,并一直埋怨他父母为什么不托人把自己的民族也改成土家族。

今年,他又一次报考北大,顺利被录取。

黄耀辉说,别说是20分,就是1分也会影响到一大批考生的命运。

巫山县招办招生科长代去思说,重庆市也意识到加分中的造假现象,也做了一些调整。比如针对近年来部分体育尖子生成绩弄虚作假的现象,重庆着重对体育加分政策进行了调整,2009年起,取消跆拳道、散打项目。

取消的加分类别还包括重庆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足球加分从每队申报15名减少为11名;排球、乒乓球加分均从名次前8名减少为前6名。

代去思说,重庆为避免学校间恶性竞争,还取消了各学科竞赛的加分。

他认为,加分总体指导思想是对的,但加分项目要优化,应该是越少越好,范围越窄越好,尽量减少因非法手段取得合法结果造成的不公平,完善监管措施,减少钻空子现象。

现为巫山县民宗局局长的杨永红则有着自己的担忧。

他说,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就要来临,肯定有很多老百姓要求改成少数民族。由于巫山县的历史原因,政府是否一定要坚守父母双方必有一方为少数民族的原则。如果政府不予批准,届时可能会激化矛盾。

而针对巫山的情况,若能放宽又应该追溯到哪一代?杨永红说,因现在政策并无详细规定,这将会给现实工作带来不小困难。

对于更改民族,黄耀辉则再也没有他的担心了。

7月15日,黄耀辉告诉记者,他已被中国一所著名大学录取。不久,他的名字也将出现在2009年高考金榜录上,挂在巫山高级中学那块不锈钢橱窗里。

□本报记者 吕宗恕 重庆巫山报道

<< 上一页1234下一页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李志题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