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株洲垮桥悲剧 一座仅使用15年的标志性建筑
2009年05月20日 10:20中国新闻网 】 【打印已有评论0

“纠结”

这个城市开始以交通闻名,并快速发展重工业,其中机车和有色金属工业成为主打。按照株洲的城市格局,中心地块已经是机车厂为主,城市只能往东和南发展。

从2003年开始,刘立国就听到很多关于拆桥的说法。“人大、政协都提案,说这桥不适应发展。”刘立国无奈地说,“我们论证了(可以用),结果还是要拆。”

株洲市规划局副局长王振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个高架原本是城市的特殊管道,随着城市的发展,它逐渐起到了制约作用。”王振湘称:“规划将320国道南迁。”城市规划的东扩和南扩,使这座与320国道配套的高架桥成为累赘。

在这座高架桥建成不到10年,有关方面已经开始规划将其南迁出市区。“这只是个规划,规划到实施可能得几年甚至十几年时间。”王振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2007年,醴潭高速通车,这同样是上海至云南瑞丽的主干线。“它更加强化了高架桥的制约作用,并不是说过境车辆不走高架桥了,但是不像以前这么多。”刘立国称,“人大、政协又纷纷提案要求拆桥。”这条高速的通车,正是顺应了中国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城市扩大之后,由环路取代之前的城区过境国道或省道。

在自下而上的民间力量中,荷塘区政协委员彭哲宇就是最早的提案人。他居住在这座高架桥的北端尽头,10多年间,曾亲眼目睹多起交通事故,“因为高架桥属于320国道,过境的外地车辆车速往往很快,在高架桥两端与市内道路接轨的地方,很容易发生事故。”彭哲宇说。

株洲市公安系统一内部人士认同彭哲宇的这一观点:“每年在这里出现很多车祸。规划的历史因素,也形成了过境车辆对市区道路资源长期挤占的情况。伴随着市内车辆的逐年增多,高架桥下的红旗路负荷量日益增大,导致交通拥堵,让这个问题越来越突出。”株洲市交警部门在面对媒体时也提出了六点拆除建议。

早在2007年之前,彭哲宇就开始酝酿拆除高架桥的建议,后来以“文轩剑海”的网名,活跃于湖南当地网络论坛,以各种方式倡导高架桥的拆除。

他向《中国新闻周刊》解释:“醴潭高速的开通,让红旗路高架桥彻底变成了市内道路,但这座建于1994年的省内第一座公路高架桥,却不是那种典型意义的立交系统,其古老的设计理念并不具备被改造成城市立交桥的基础。因此,到了这个时候,它唯一的命运就是被拆掉。”

在网上,许多株洲市民觉得彭哲宇的建议是“拍脑袋”的想法。在“株洲在线”上,红旗高架桥拆除的讨论在一段时间内甚至形成了风气。网友“水之精灵”就举出了拆不得的理由,其中之一就是浪费财力——红旗立交桥才建成没多少年。

而在网下的现实生活中,彭哲宇的建议得到了民建株洲市委专职副主委徐良剑的赞同,2008年的株洲市“两会”上,徐良剑将建议带到了荷塘区人大,20多位人大代表表示赞同,并有人大代表进行了调研。

“死”

2009年1月的株洲市“两会”上,荷塘区的市人大代表联名呼吁,拆除红旗路高架桥。经大会主席团研究,拆除红旗路高架桥的建议被列为会议两件议案之一。

会后,株洲市政府向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提交《关于莲易高速公路株洲城区路段进行城市道路改造的函》。其实也是株洲市旧城改造规划中的一部分,在市委书记陈君文力主的旧城改造计划中,老区荷塘区和芦淞区首当其冲。

《中国新闻周刊》得到的一份关于“株洲市5·17事故情况汇报”上称,2009年3月18日,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批准红旗路高架桥拆除,同时,该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得到株洲市发改委的批准。

原本属于省管的320国道配套高架桥开始进行资产移交。“资产已经移交到市里,变成市管,由市建委组织拆除。”株洲市城市道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尧说。

“4月开始组织公开招标。”株洲市招投标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晓青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个批号为株发改【2009】138号的工程被命名为“红旗路改造工程(爆破拆除部分)”,财政拨款800万元,标段估算价600万元。

三家公司竞标,最后南岭工程以296万元中标。苏晓青称:“还有比南岭出价更低的,这次并不是价低者得,我们是根据综合实力考量排名。”

2009年5月9日,南岭工程接到株洲市建设局的中标通知书,签署了施工承包合同。红旗路高架桥的“死”不可避免。

此后的几天,南岭工程根据建委提供的桥梁施工图及拆除现场周边环境,决定对高架桥约1500米实施爆破拆除,约1300米实施机械拆除。

5月5日,红旗路高架桥实施封闭,准备拆除。5月17日,这座高架桥在这个城市完成使命之时带走了至少9条生命。

而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市政规划不断被修改、被推翻的例证比比皆是。

比如沈阳市主干道青年大街的故事。1992年,青年大街建设了三座平台桥,被市民戏称为“新加坡”“土耳奇”和“慢谷”,三座桥的共同特点是在十字路口用土填埋起桥身,桥上走机动车,也有红绿灯,桥下走行人,全无立交桥应有之效率。7年以后,沈阳市以实施道路畅通工程的名义,拆除了3座平台桥,又大兴土木改造青年大街。又过了6年,沈阳市推动浩大的“金廊工程”,青年大街又成为改造重点,无论绿化、道路还是路边建筑,都纳入新规划。

又比如,2007年,杭州要炸掉“西湖第一高楼”的消息引起舆论哗然——取代72米高建筑的,将是85米高的杭州嘉里中心。翌年,杭州市有关领导表示,嘉里中心的新规划将适当降低高度,以保护西湖景观。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张鹭 陈晓舒 刘双双   编辑: 李志题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