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于恩江回忆,这个细节并未能引起他的足够重视,他告诉姐姐说:“我这边暂时走不开,你回家看着父亲点,陪他说说话!”
中午11点30分,于恩江回家吃饭,发现父亲依旧乐呵呵地躺在床上,情绪没有任何波动,便嘱咐了姐姐几句,下午又返回课堂。
又是趁于恩江出去的空当,父亲又对姐姐说:“你不用看着我,我还得伺候你娘呢!”
正是这句话,让姐姐信以为真,就出门做些零散的家务,“看了父亲一上午,家里的活一点儿也没干呢,当时 ,我也挺着急的!”姐姐回忆说。
8月2日14时30分许,村民李伦匆忙跑进于恩江补习的课堂说:“你爹上吊死了!”
于恩江脑子一片空白,赶紧就往家跑。接着,他看见了让他终生难忘的一幕:父亲屈身仰着头,双腿悬空,绳子绕在脖子上,面容平静!(这个场景让于恩江一想起来就悲恸欲绝,身体悬空了,出于求生的本能,老于只要腿一伸就能着地,但是他没有,就在那个低矮的门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于恩江赶紧把父亲抱下来,发现身体还是软的,就用自己仅有的一点医学常识,给父亲挤压心脏和人工呼吸,“爸爸,你醒醒啊!”
可父亲依旧没有任何反应,有邻居提醒赶快喊医生过来,于恩江拿出来手机,愣了10多秒也没有按下号码。
邻居说,“你赶快打啊!”
于恩江说,“急救号码是多少,我不记得了。”
没办法,邻居把电话抢过来,“120,你都忘记了啊!”说完,拨通了电话。
5分钟后,120赶到,抢救后,医生朝于恩江摇摇头说:“血液凝固了,人已经不行了……”
有些发狂的于恩江冲到姐姐面前,一把把姐姐推倒在地,“你怎么不在家里,你不看着爸爸的吗?你怎么就让他走了啊……”
姐姐没有说话,只有泪水夺眶而出……
A 家徒四壁
8月4日19时许,记者来到潍坊诸城市百尺河镇大于家庄村于恩江的家中。
记者看到,用“家徒四壁”来形容这个家一点也不过分,家里唯一的电器是电视机,还是很久以前邻居送的,唯一属于这个家的家具是一个柜子,随着岁月的流逝,已经无法辨认出本来的颜色。
1990年4月18日,于恩江就降临在这个屋子里。恩江这个名字是叔叔起的,寓意为:无论将来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要忘记家庭和邻居给予的恩情。
于恩江的父亲不识字,叔叔起这个名字可谓用心良苦。这个家庭从组建之初,贫苦就如影随行。爸爸老于因为没有钱,在1985年3月10日他37岁的时候,才娶了附近村里一位22岁的聋哑、生活不能自理的女子为妻。这桩婚姻,在村里人看来,是一种无奈,但又是合乎情理的组合。
婚后第二年,便有了于恩江的姐姐,因为怀孕时母亲重病一场,救治得不及时。所以于恩江的姐姐,从出生开始,智力就比正常人要低很多。
1990年,于恩江的降生,给这个贫苦的家带来了生机,父亲每天都要把儿子高高举起然后再放下说,“儿子,将来你一定要有出息,要离开这个穷村庄。”
让老于有些失望的是 ,于恩江并非和其他优等生一样,从上学开始就一直优秀,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他的排名一直都是倒着数。一直憋在心里的老于,终于在于恩江三年级下学期的时候爆发了,看着儿子倒数第三名的排名,老于把手高高地抬了起来,但最终没有落下。
他蹲在门口连续抽了好几根烟以后,红着眼睛对于恩江说:“你咋这么不争气?咱家啥都没有了,你是家里唯一的希望,你要是再这样下去,咱们家就完了,你知道吗?”
B 父亲的心
父亲的这番话,给于恩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至今回忆起来,于恩江还历历在目。“那个时候,父亲很想哭,张着嘴说不出话,我心里难受死了,我就想,我要是学不出个样儿来,就对不起父亲,对不起这个家,那我就真该死了!”
从那以后,于恩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把游戏的时间全部用来读书,顺利地考上了百尺河镇初中,成绩一直名列全镇前三名。随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诸城实验中学。于恩江说:“刚上高中,我有点松懈,课余时间没有用在学习上,会看看课外书。由于我们班是优等班,大家都是各镇的尖子,我稍微一松懈,成绩就有所下滑。因为高中时住校生活,一个月回家一次,每次回家,父亲总是问我成绩的事情,我也是照例报喜不报忧,但只要成绩一落下,我就想起那天父亲的欲哭无泪,我就会马上振作起来迎头赶上。”
按照于恩江的说法,父亲是一个敏感、善良、自尊心极强的人。记得高二的一次期中考试后,于恩江考了全班第一名,回家和父亲说了以后,父亲就问,“你们什么时候开家长会?我想去!”
于恩江说:“他之前一直都没去过家长会,因为父亲自尊心太强了,他长期生病,外表有着不符合年纪的苍老,他怕同学笑话我,就一直不去。那次,我考了第一名,我想他觉得这应该是他人生中最荣耀的时刻,所以,他真的很想去参加。”
最终,老于还是没有去,他始终觉得,自己去了,只会丢儿子的脸。
很快,于恩江和他的父亲,都进入人生中最紧张的时刻——高三。
高三刚开始那段时间,几乎每个人都踌躇满志、跃跃欲试,于恩江的很多同学都写了纸条为自己鼓劲,比如“誓死杀进北大”、“复旦,我来了!”等等。于恩江也在床头贴了一张纸条,“为了父母、为了家庭、为了自己、拼出未来!”并在每天入睡前都大喊几遍。于恩江告诉记者:“其实,我梦想的学府也是复旦。”
编辑:
李志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