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虎一席谈:跳桥者,推人者,孰是孰非?
2009年06月09日 13:24凤凰网专稿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主持人:欢迎回到我们的现场,请出我们最后一位嘉宾,热烈掌声来欢迎,中国社会科学院系,专门研究社会问题的主任于建嵘于老师,欢迎于教授。我们在前面讨论的话题都是自己跳桥的,另外一个是推人的,但事实上在过去堵车的五个小时当中,是谁跟他们在时间待得最久,跟新闻人物待得最久的?是执法单位,这执法单位在这五个小时,是不是他们在执行的一些手法上或者是成效上的确令人打问号的?于教授。

于建嵘:我现在在想,他爬上这个上面去一定要实行交通管制吗?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我们要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执法人员不能接近跳桥的人,老伯能接近他呢?什么原因呢?

主持人:等一下,你刚才第一个疑问是交通管制,王律师,你是经常出入那边的,能交通管制吗在那种情况之下?

王旭阳:我是这样认为的,一般跳桥的人也不会真的跳桥,他来跳桥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基于这个情况就不需要交通管制,就派谈判专家来和他谈,有什么问题咱们讲,把问题解决了不就行了吗。

郝劲松:我认为在这个事件中,警方的交通管制行为是。

主持人:必要的。

郝劲松:很必要而且很妥当。我了解到那个桥,那个桥跨度是一百多米,这个人爬的刚好是中间的位置,这个王律师刚才说上桥的人不一定是真想跳桥的人,但是也有这种可能,真想跳桥。你不能排除真想跳桥的可能性,假如他跳下来你底下人不交通管制的话会把下面的人砸死的,这种力度我们看到过,有媒体报道,有的人从楼上自杀,把另外一个人砸死,所以这种时候你的交通管制很必须的,而且拉起了警卫线,所以我认为警方这个行为是没有错的。

主持人:玫谨?

李玫谨:因为我也是警察,所以我对警察工作很了解,作为警察赶到现场要处理问题首先要保证一个秩序问题,如果大家很多车子在那儿过的,万一他人下来的话砸到车上,车撞到他都不合适,所以我认为这个管制作为当时的处置是合理的。另外陈先生他坐在桥上,就说警察能不能上去去跟他谈?我在想一个问题,这就好比把我们法庭搬到桥上一样了,因为要求是不可能在现在马上能解决的,所以你要如果上去跟他谈肯定是满足不了要求不会下来的。

于建嵘:问题就在这个地方,问题就在于我们警察和跳桥的人我们谈什么?对不对。其实为什么老伯爬上去跳这个桥。

主持人:那么快,一下就爬上去了。

于建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好像把我们的问题可以通过这个方式来解决,给他一个可能的希望,对不对。我的想法就是你们警察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既然警察解决不了你能谈这个问题,你的问题就是想办法迅速的把他拉下来。

李玫谨:我赞同你的观点。

李玫谨:警察应该研究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简单的在这个地方强制管制这么长时间。

于建嵘:所以我讲的问题是这个问题,之前老伯都能上去,你们警察干什么去?

李玫谨:对。

郝劲松:这正是警方很失误的地方,我们刚才说交通管制必须的,那么警方犯一个很重要的错误就是在你拉到警戒线交通管制的时候,却没有防止其他人上去。还有一个就是说他的谈判专家,他无法判断一个人在经过沟通是否真的要跳桥?而没有采取强制措施。我们注意到刚才李老师说的。

主持人:老伯还蛮专业的,握个手。

郝劲松:对,用这样的方式,我觉得他比政府的一些行为更专业。

主持人:谈判方面是专业的,爬墙的动作也是专业的。

郝劲松:对。

主持人:唯一推人的这部分。

郝劲松:而且他吸取了一个教训,广州警方说今天,实际上是6月2号,昨天发生的一个事情,一个人同样是在海滨大桥,警方就过去一个人迅速的改变了五小时这样的策略,迅速的扑进他,抱住他,然后把他解救下来。

李玫谨:应该看到我们警察也在改进。

郝劲松:用五分钟。

主持人:在改进了,来我们听听看场下的嘉宾,热烈掌声欢迎他,请,等很久了。

观众:是在这五个小时里头,需要一些谈判的策略的时候却没有出来。如果说这个时候有一些心理专家上去跟他做一些心理的周旋,虽然他提这个要求很难解决,但是这个时候以攻心术的话,可能他的问题就不这么严重。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一虎一席谈   编辑: 彭远文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