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决策层应对宏调有足够信心
姜声扬:我们继续《时事开讲》,日前中国人民银行的一份报告指出,将会对经济进行动态微调的言论,那今天的香港《经济日报》就以“中央微调力求收放自如”为题,点出了3个目前中国经济学界非常关注的问题。那就是第一微调该怎么调,第二已经有了泡沫是不是应该刺破?第三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如何积极下去。相关的话题我们请朱先生为我们做点评分析,朱先生对于刚刚的《经济日报》点出这3个问题,您怎么看?
朱文晖:我想这三个问题,其实说的也是非常到点子上,就是这个微调,虽然我们看到在人民银行这个报告出来之后,相关的人士他也开始否定,说是要有一个比较大的改变,说只是个微调。但是微调市场仍在不停的演绎它,是不是在转向,所以现在基本判断微调并不意味着转向。
第二个,所谓的微调是人民银行的报告所发出,它涉及到是货币政策,但是大家现在的共识就是财政政策,还是要继续积极地推行的。而且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这个不应该发生改变,也不应该在这个领域出现微调,第三个,积极的财政政策。
姜声扬:该怎么进行下去?
朱文晖:这个它不应该发生改变,第三个就是你刚才在说的第二个问题。
姜声扬:泡沫。
朱文晖:就是泡沫的问题,泡沫问题比较麻烦。因为大家的认识说经济实体还没有上来,但是资产权已经开始泡沫化了,说怎么进行调整。人民银行那边相关说是它的政策调控不以资产价格为主,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其实是值得商榷的。
因为以前格林斯潘就坚持,他管不了这个事,但是后来发现酿成那么大一个祸。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面,大家对整个经济发展,它未来怎么样走,虽然市场上出来越来越多的争议。但是我们看到中国内地中央政府的高层,他觉得还是要坚持原来这种刺激性的宏观经济政策。
我对这个是有一定的保留的,因为咱们差不多这两三个星期以来,我反复讲了中国的经济,它已经实现了,去年年底,今年年初所制定的在全球率先实现复苏,率先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基本上已经实现了。但是我们说它是不是走出来了,可能国内的判断说国际上的形势还不明朗,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去巩固。
但是我自己昨天晚上又仔细地看了一下,我们基本上所有的数据,除了外贸之外,都是非常正面的,而且比我们原来预计的还要好。哪些数据?比如说原来担心工业生产上不来,到了六、七月份工业生产已经进入一个双位数的,而且比较高速的运行状态。
和工业生产相关的就是用电,因为上半年反复说用电,最新公布的数据就是用电包括西北部地区,也已经转为正的了。那么在南方地区,南方电网8月3号还出现了比去年高很多的用电高峰,这个表明需求是全部上来了。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也就是对我们积极财政政策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就是财政收入,在6月份出现了双位数的增长,因为从去年开始财政收入急速地下滑,出现比较大的负增长。但是现在有分析说6月份的财政收入增长,可能有一次性的因素,但是我并不这么认为,因为你在低的时候,肯定有一次性的因素,但是一次性的因素不会造成如此大的增长。
它这个财政收入的增幅上来就表明中国的经济基本上是已经企稳了,而且是在向好的过程当中。我自己的理解就是,它实际的情况、实际的活跃程度,可能比我们通过一些数据看到的,还要好一些。所以我想如果说对这个有一种判断的话,那么就有可能在微调方面,在宏调方面,你既然是率先走出来这种危机的影响,那么可能在全世界,也要率先进行一种微调。比如说美国那边刚刚讨论宽松货币的退出机制的时候,可能中国逐步要开始做这些事情了。
但这里边就涉及到,一个对形势的判断,一个对自己的宏观调控政策有没有足够的信心,所以我大概这一年来我的一个基本观点,其实中国的宏观调控在全世界差不多是做的最好的,差不多是最好的。而且未来我们还有理由做的更好,这里面就涉及到对自己的判断,因为你对自己这个效果没有信心的话,你总想等一等,看一看。
姜声扬:观察一下。
朱文晖:就不敢把政策的量给提前做出来,所以它有时候就可能会陷入比较被动。比如说像去年的时候,我们对通胀的一种认识和它的治理,到了去年11月份,对于全球金融海啸的这种判断。所以我觉得去年的5、6月份对通胀的认识和治理,去年的11月份对于金融海啸衰退的认识和治理。我想到现在这个时间,应该是我们要有足够的信心,对下面一步的发展,逐步形成一种新的判断。
我想这个信心非常关键,以前的时候我们是说对全世界有信心,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但是现在我们是要对自己的决策体系和我们对信息的把握,有足够的信心,我们(需要)做出适时的、灵活的,同时又是可持续的这种政策的往下发展。
姜声扬:所以要继续有信心,非常谢谢朱先生为我们做点评分析,也感谢您收看今天的《时事开讲》,我们再会。
作者:
时事开讲
编辑:
张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