锵锵三人行:奥巴马亲自打伞与其草根出身
2009年11月18日 09:50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梁文道:中国人对奥巴马态度:礼貌给足又不想觉得好像太是回事儿

窦文涛:我觉得中国人跟美国人有一个特别大的不一样,就中国人没什么提前亮的。

梁文道:什么意思?

窦文涛:你看美国人,他要是去哪里,提前一个月,他就要做安排。

梁文道:准备。

窦文涛:甚至就是,美国人是什么都要有计划的,我们要去做什么?一个月之后去哪里。他都是有计划,有程序。但是中国人的思维,我觉得是一种触景生情,或者说是见着风就是雨。我为什么这么讲呢?你看奥巴马访华,初期调查中国民众根本不感兴趣,就是在他来之前,比如说欧洲,他去欧洲之前做民意调查,就说是像期待明星一样,欧洲人说,那个时候报界就得出这样的评论。在中国做民意调查,在他来之前半个月,中国民众普遍反应兴趣不大,不大关心。可是我就说中国的人这个特点,从他一下飞机他到了,哗一下子,你瞧,实际很火。那些年轻人们一样对他很感兴趣,所以我就说中国人的这种情绪类型,好像是说,你提前他就不会觉得有什么期待,但是这人真到了,实际上还是受到追捧,你有没有感觉到这个?

王冲:我觉得您说这个有两点原因,第一我觉得中国更倾向于感性思维,欧洲人更倾向于理性思维,这是跟他们传统有关。另外一点,欧洲那个地方,我觉得新闻相对少,中国新闻相对多。也就说中国不到关键的时候,观众或者听众,他的热情爆发不出来。

窦文涛:爆发不出来。

梁文道:我这还有个问题,就是什么叫做,你怎么知道有没有热情呢?你对热情的感受,除了个人具体的旁边的接触之外,就是靠媒体嘛,对不对?

窦文涛:对。

梁文道:但是我觉得中国的媒体,恐怕不能够百分百的反映出受众对某个事情,某个人物的一个期望,因为我们的媒体还是受到调整的,调控了的嘛。比如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这回我觉得奥巴马访华,我最困惑的一点是哪?就是我们官方给他的接待是非常高规格的。三军仪仗队,习近平副主席去接机,在北京,这是很高规格的。因为以前的话,可能就是没有三军仪仗队。

窦文涛:要是胡锦涛主席去接机呢?那超出地球规格了。

梁文道:那是不可能的。

窦文涛:除非外星人。

梁文道:尼克松访华的时候,我们是周恩来去,那时已经是历史上最高规格了。但这是已经超高规格的接待,官方给他的待遇。但是,我注意到就是我们很多的媒体,对这个消息的报道,都没有放在最显要的位置。你看好几份报纸,他虽然就算在头版,但他不是头条。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他排在二、三条之后,这很奇怪,因为我们都知道我们这个新闻,你怎么放,在哪里,在我们国家是有统一的一个考虑的嘛。所以你从这个地方看,那到底我们对他是个什么态度呢?一方面礼貌给足他,第二方面,又不想老百姓觉得好像太是回事儿。

窦文涛:所以你这个观点还有点意思。

梁文道:然后你从这个角度再去想的话,为什么?你说我们民众对他是不是很热情,我觉得就很难判断,就是在这样的媒体环境下不容易判断。

窦文涛:王老师,你看他算跟民众接触了,跟上海大学生接触,留给你什么印象?

王冲:我看了,我觉得他的演讲,包括他的回答都非常得体。我觉得民众对奥巴马的这个欢迎,或者热情,或者追捧,不一定非要从媒体上看。就我个人来说,因为我去年写过一本书《选票的背后》,是中间有和奥巴马的经历,这么写了一下,中间我就不时收到一些读者的来信,很有意思的。有一个15岁河南的中学生,他就给我写过好几次信。他说王冲叔叔,我很喜欢你的书,也很喜欢奥巴马成为总统的传奇经历,你能不能把奥巴马的电子邮件给我。我就很老实的跟他说,他现在已经是总统了,我现在即使给他写信,那也是通过秘书一层一层,包括通过外交官这么来寄。

梁文道:官方网站好有个的一个。

王冲:我估计不是他一个人自己去看吧,估计他没有时间去看。你刚才提到就是政府层面对他的欢迎,我认为这是一种对中美关系高度重视的表示。

梁文道:表示。

王冲:另外,我们也可以回想一下今年7、8月份,应该是7月份,就是在美国王岐山副总理访问美国的时候,美国也是给的超规格的接待。

梁文道:对。

王冲:非常高的规格。

梁文道:这是礼尚往来。

王冲:我们中国人讲礼尚往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梁文道:没错。

王冲:我觉得这也是情理之中的。

梁文道:你给足了我们面子,我也不能那个。

窦文涛:奥巴马也是你买足了我们的国债,我也向债主(致敬)。他们有人就说他这次来,说谦恭,说对他最大的债主致敬。但是我注意到他跟年轻学生交流,感觉确实是,而且你看咱们学到一些演讲的法术。动不动联系自己,会经常提到因为我们美国的什么什么,所以我是一个什么的人。

梁文道:他说他家就像联合国嘛。

窦文涛:我们家就像联合国,我妹妹又是半个印度尼西亚人怎么怎么着,所以我才能当总统,他经常联系自己,联系实际。

梁文道:后来还讲言论自由那一套,不过好像有很多地方没播,他那一段,他就讲到他两个女儿,一个3岁,一个7岁,是吧?

王冲:一个9岁,一个11岁。

梁文道:对,怎么在家上网,然后天天换,这就是我们的力量,就是我们的网络很开放什么的。

王冲:我觉得这就是奥巴马的一个过人之处,他不是这种大的道理,也不是背教科书,也不是念一些条条框框。他每讲一个理念,他都要通过一个故事。包括我的女儿怎么样,包括我们的妹妹怎么样,我的妹夫怎么样,这样他能拉近听众跟他之间的一个距离。就是在不动声色之间,就传达了他要传达的美国价值观,包括人人生来平等,包括自由。我觉得这是一种很高超的演讲术,我记得中国有个杂志叫《演讲与口才》,如果《演讲与口才》想做的话,可以做一些专门奥巴马的演讲术,那这将销路非常好。

窦文涛:奥巴马自己也可以编一本这个书。

王冲:对。

窦文涛:《锵锵三人行》,广告之后见。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锵锵三人行   编辑: 陈芳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