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评论 > 正文
香港大公报:医改宜“借外脑”忌“不动脑”
2009年02月25日 11:00中国新闻网 】 【打印已有评论0

中新网2月25日电 香港《大公报》25日刊出署名评论文章说,新医改重要内容之一是改革医院管理结构,旨在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医院现在有必要去“借外脑”和外力,但不可过度依赖。改革者无论“借助外脑”,还是自己动脑,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让公立医院再不走吃回扣、收红包的歪门邪道,而是改邪归正,向管理要效益。

文章摘录如下:

公立医院的改革是公认的医改难点,医院能否在医改下健康地发展,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管理能力薄弱已成为公立医院的通病,原因有二:一是管理理念滞后,医院普遍重医疗轻管理;二是医院管理层积极性不高。医院院长及其他高管大都是资深医生,他们舍不得放弃自己钟爱的医疗工作,自然也就无暇从事全职管理工作。根子还是在于医院的垄断地位。

鼓励外聘管理顾问

为此,新医改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改革医院的管理结构,明确管理者的责、权、利,旨在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笔者倒认为,为确保医院顺利度过变革期,医院现在有必要去借外脑和外力,例如花钱聘请管理咨询公司担任医院的管理参谋。笔者甚至希望政府能出钱,鼓励医院外聘管理顾问为医院管理出谋划策。

北京某知名三甲医院邀请专业公司承包医院的物业和餐饮管理工作,成效显著:医院内外部环境整洁,室内无异味,厕所尤其干净(这是许多大医院至今做不到的),病房环境如同酒店,让病人感觉舒适、愉悦;餐饮服务令人满意,餐饮不仅品种繁多,口味好,而且价格合理,很受医院职工和患者及家属的欢迎。

然而笔者认为,从长远看,医院应兼并这两家高质量的专业公司,掌握其控制权,以确保公司现在所采用的成功的运营模式能得到长期实施,以此从根本上解决医院后勤管理不力的问题。对于直接影响医疗质量的各因素,医院一定要有掌控权,否则自身会随时处于被动局面,甚至为此付出很大的代价。

医院改革“借外脑”或外力是必要的,但不可过度依赖之。

山东13家公立医院花钱请管理咨询公司进驻医院,专门负责调解医患纠纷,尤其当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他们要挺身而出,担当保镖。一些医院也在效仿这种做法,以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

笔者以为,此举能解决短期的问题。医院可得到一些好处,如:管理责任和风险减少;管理权威性提高,使得院内职工服管;医院有了安全保障,职工可安心工作;医患纠纷乃至患者索赔发生率下降。

然而从长远看,如果医院对公司过度依赖,势必助长其管理惰性,医护人员视公司为保护伞,却容易对自身的问题视而不见,不利于改进医院现有的管理制度,更不利于消除引发医患纠纷的问题源头。隐患存在,纠纷还会一触即发。因此,对于外来的营养不能及时消化和吸收的所谓“借外脑或外力”,对医院而言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得不偿失。这种简单的借力,不会给医院带来管理快捷方式,只会带来麻烦。

合作应当有的放矢

最近,某医院与公司合作推出高价的“专家预约卡”,患者花高价可优先得到专家服务。此举引发社会争议,被指是“挂号商业化”、“号贩子集团化”、“公开叫卖紧缺公共医疗资源”。

笔者也认为该合作有问题,但问题并非出在公司,而是出在医院。公司的目的就是赢利,而公立医院的经营目的,第一是治病救人,第二是财务上实现收支平衡。合作中,医院作为合作主体,应唱主角,让公司服从医院的需求,例如它可花钱请公司为自己完善挂号预约制度。

但事实恰恰相反,公司“反客为主”,牵着医院的鼻子走。商业模式是公司的,运作也由公司主导,赚了钱自然也归公司。虽然该模式能满足少数高端客户的需求,但仍无法解决普通患者挂号难的问题,且加剧了患者不满,医院声誉也受损。独赢者只有公司。

该案例告诉我们:医院与公司合作要有的放矢,医院要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公司有自己的“管理经”和“生意经”,医院只需学到前者,让公司帮助自己提高管理效率、医疗质量、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和医生对工作的满意度,打造服务品牌,让医院向管理要效益,而不是向患者要效益。

总之,医改作为复杂工程,需要借外脑,集思广益,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引入卫生行业,更需要改革者勤动脑和巧用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汲取到外来的营养,改变传统的改革思路,产生更多的创新灵感,在自主创新中把医改落实到位。

改革者无论借助外脑,还是自己动脑,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让公立医院再不走吃回扣、收红包的歪门邪道,而是改邪归正,向管理要效益,靠自身管理能力的提高来适应新医改后的新环境。(黄燕)

大公报   动脑   医改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黄燕   编辑: 贾思玉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