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评论 > 正文
联合早报:中国真是这么有钱了吗?
2008年12月24日 14:26中国新闻网 】 【打印

德媒:因为中国有钱就逼中国多掏钱是胡闹

德国之声中文网11月21日文章,原题:中国能否平稳渡过愈演愈烈的全球金融危机? 对此,专家们持不同看法。在本周三举行的《经济周刊》年度中国研讨会上,霍斯特·洛切尔教授(Prof. Horst L?chel)给出了让人相当乐观的答案。他认为,尽管目前在中国人们已经看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中国最终将成为国际金融危机的赢家。霍斯特·洛切尔教授从2004年起担任上海国际金融学院的董事长以及副院长。德国之声记者发来专访:

德国之声:尽管最近在中国有很多工厂不得不破产倒闭,人们开始意识到中国似乎也不能幸免于金融危机,您对中国经济发展还是很乐观。能谈谈您乐观的原因吗?

洛切尔:尽管从目前情况来看,很难预测未来经济走势;但是就我个人近五年在中国的工作生活经历来看,总体来说,我看到的是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事情都处于掌控之中,这是我对中国经济保持乐观的出发点。当然会有一些小的困难,但是我不担心会出什么大乱子,10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国就平稳的度过了。此外,中国的银行业、金融业与他们的欧美同行相比,受到的损失小多了。再加上中国政府及时出手的救市计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如果这些措施能有效实施的话,我有理由对中国经济走势乐观。

德国之声:哪些因素"保护"了中国的银行业、金融业,让他们没有被严重地卷入金融危机?

洛切尔:大部分中国的银行没有购买美国不良资产,比如说,雷曼兄弟发行的债券,中国的银行几乎没有持有,或者持有量很少,这大概可以称得上是幸运。中国的金融业还没有真正进入世界金融系统,在他们完成自己在国内的功课之前,他们不需要在国际上大举投资。目前中国银行业在国内的发展就不错,特别是上市之后,所以暂时也不需要在国际市场上投资。

德国之声:几年前,人们还在担心中国银行系统的呆账坏账会拖垮中国的金融系统。目前看来,似乎情况没有当初设想得那么糟?

洛切尔:应该说大部分不良资产已经被解决掉了。中国政府在2006年底前,也就是履行入世时承诺开放金融市场之前,及时地化解了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现在的情况不太好说,因为金融危机,加上不少依赖出口的中小企业倒闭,应急贷款的比例会增加,资金周转上可能会有些困难,但是我相信中国的银行从过去学到了教训,不会再出现以前那么高比例的不良资产了。

德国之声:您能预测一下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吗?

洛切尔:长远看来,我对中国经济充满乐观:路线正确,政策有效,潜在的内需。短期内,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不认为明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会出现明显的下滑;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明年中国经济增长如何并不完全掌握在中国自己的手中,欧美经济在这次危机中的表现也将影响到未来中国经济的走势。总体来说,我不认为会出现什么可怕的后果。

下一页:美国新闻周刊:为什么中国人不敢花钱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