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视点 > 正文
邱震海:默克尔价值观外交走不远(图)
2007年12月07日 09:17新华网 】 【打印

对于德国对华政策领域出现的新动向,观察者们给出了各种解释:除了默克尔的个人因素———如早年在民主德国的生活经历、“亲美”情结之外,还有中国崛起造成的心理冲击。7月19日,《德国之声》网站一篇文章称,根据多家国际权威部门预测,“中国经济总量今年将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作为被超越者,其感受想必是别有一番滋味。此后不久,默克尔领导的基督教民主联盟通过的一份亚洲政策文件就称,崛起的中国在能源、非洲和外贸等领域逐渐成为西方的竞争对手,德国为此应加强与美、印、日等国的合作加以应对。

其实,论“亲美”,萨科齐并不输给默克尔,他甚至还有一个“美国佬萨科”的外号。关键是,“亲美”并不妨碍萨科齐亲近中国。

而作为传统西方强国之一,法国对于中国的发展和强大,大概也会有与德国人一样的感受,差别在于如何来面对。德国和法国都将中国崛起视为一种挑战,但与默克尔政府将中国的超越视为一种威胁相比,法国显然更愿意将中国的挑战视为一种机遇。欧洲在其追求一体化的进程中,在对外政策领域寻求“以一个声音说话”是重要目标之一,但至少到目前为止,这个声音由谁发出却并不清楚。应该说,在一体化发展的现阶段,欧盟对外政策的主导权并不掌握在布鲁塞尔或者欧盟轮值主席国手里;倒是作为欧洲一体化引擎的法、德两国,它们在外交政策方面的动向,更可以被视为欧盟对外政策的风向标。

作为欧盟最重要的两个国家,德国、法国对华政策最近表现出的不同基调,势必对中欧整体关系产生影响,但我们寄希望于理性的声音主导中欧关系的未来。欧洲一体化的历史表明,欧洲之所以要走向联合,从国际环境来看,独立自强是最主要推动力,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欧关系得到积极发展。而一个稳定、健康的中欧关系,不仅与中欧各自的重大利益息息相关,而且对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促进多极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袁胜育 上海政法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 文本来源:东方早报

<< 前一页1234567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邱震海   编辑: 吴飞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