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视点 > 正文
法国大罢工 中国媒体为何失语
2007年12月05日 16:19中国保险报 】 【打印

11月22日,法国交通系统大罢工造成巴黎地铁站内人满为患。新华社/路透

相对于中青报的“冰点时评”评法国,有的“传统报纸”把法国大罢工上升到阶级斗争高度,认为冷战终结后,东方阵营瓦解,市场经济和民主体制成为全球主流,国际社会普遍认为,阶级斗争从此成为一个历史名词,全球都将共享“和平红利”。

然而全球化却使资本主义之本质重新充分暴露。

冷战时代“福利资本主义”现在看来并不是资本主义之本质,而是在东方阵营存在情形下的一种“让步政策”。当外部压力消失,这几年西方国家内部,特别是法国,追逐利润变得日益疯狂……瞧瞧,国际时评若继续如此意识形态化,绝大多数读者客气点敬而远之,不客气点不屑一顾。本来通俗且有见地的国际时评就短缺,如此向读者灌输,岂不是弄成短缺之“短缺”。

任何改革都艰难,在于改革的实质总涉及既得利益的调整。法国“卸包袱”改革成或败让我们继续观察好了。说法国大罢工对中国有何教训可吸取,我以为最重要的启示是:“传统包袱”背得年代越久远(譬如法国“1698年的包袱”),既得利益必越“坚硬”,拖到非改革不可时,代价往往更大,甚至还会流血。

下一页:杨耕身:法国大罢工给我们上了生动一课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鲁宁   编辑: 吴飞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