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岛战争中英军的后勤经验及其对解放军的启示
2010年02月21日 13:13《战争与后勤》 《从马岛之战看现代战争》 】 【打印共有评论0

在战争期间,直升机飞行员每人平均飞行270小时,相当于正常时期全年的飞行时数。

在攻占肯特山制高点的激战中,直升机源源不断地空运弹药和军需品,保证每门105毫米榴弹炮有充足的炮弹(每门炮每天需要消耗4吨弹药)。直升机为此彻夜运送弹药。到战斗结束时,每门炮平均仅剩下六发炮弹。但是,作为后勤保障,完全满足了需要。

在战斗最激烈时,英军士兵在严寒中每天能吃到两顿热饭,并能穿上新的御寒服装。这对于鼓舞士气和充分发挥部队的战斗力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六、战争中后勤保障物资必须品种齐全配套,数量充足

英后勤的各种标准数据平时就已经研究得十分周密妥当。战时只需根据作战地区的不同,部队的配置和战争的特种需要加上备份,就可一项不漏地,很快计算出实际需求量。从指定的军队仓库或指定的民间公司、工厂、商店、仓库提货,向作战部队提供后勤保障物资。

在战争期间,英国军事工业迅速地完成了平时状态向战时状态的转化,成百个大大小小的民间公司直接或间接参与了英特混舰队的保障工作。

英国特混舰队每天仅仅为了保障270000人的吃饭就需要60吨食品。食品的保障工作由约30个公司负责。各种战斗口粮集中到南安普敦附近的英国海军仓库,并按一人、三人和十人份粮的三种规格预先包装好。给养中主要为罐头食品,牛肉干、羊肉末、土豆粉、大米、蔬菜和苹果脯等。当然还有食盐、火柴和餐巾纸。

由50个公司负责提供服装和其他纺织品。虽然英军常在挪威北部和格陵兰这种寒区进行演习,但其冬衣储备量仍不能满足参战军人的需求。因此开战后需要向民间企业发出紧急订货单。

这些民间企业修订生产计划,加班加点地工作,保障了前线士兵的衣食无忧,为维持士气和战斗力,为蠃得战争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七、卫勤系统快速高效

由于直升机和医院船的广泛运用,以及使用VC10型飞机将重伤员迅速空运回英国本土,英军伤员在6小时或更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接受手术治疗。正因为如此,伤员的死亡率降到了百分之十以下。

我国所面临的海洋方向的威胁,相比当年英国要严重得多。我国的海上力量正处在一个发展阶段,虽然发展迅猛,但和我们所面临的威胁,以及未来可能的海战战场相比,各方面的能力还显得不足。尤其是后勤保障这一块。我军由陆军起家,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靠的是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在这三场战争中,我们对后勤的理解和现代化战争的需要是有相当差距的。抗美援朝战争让我军真正体会到了后勤的重要性,体会到了在现代战争中,后勤保障的艰巨性,复杂性,以及后勤保障能力对战斗力的制约程度。正是三年抗美援朝战争,让我军的后勤建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金亮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