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6,半个世纪的传奇(一):仿制过程一波三折
2009年11月09日 15:58航空世界 】 【打印共有评论0

博物馆内的东风-105战斗机(后改名歼-6乙)

关于东风105

由于当时空军提出需要大量的战斗机,为了迅速满足部队换装需要,在112厂、410厂的帮助下,1958年11月前后,320厂、331厂也开始了米格-19P型飞机及发动机的仿制。1959年2月24日,320厂仿制的飞机首次试飞;4月20日,331厂仿制的发动机通过了100小时长期试车,并开始进行小批生产。

1959年3月21日,一机部四局电示320厂:“为适当地减少112厂生产的飞机品种和保持320厂继续生产喷气式超声速歼击机的任务,决定将米格-19PM型飞机的仿制任务和批生产任务改为由320厂承担,今年年底试成,1960年转入批生产。”同年4月18日,四局决定将该机型的原文资料和5架份部件和成品,由112厂完整无缺地移交320厂。

320厂已有试制米格-19P的一些经验,米格-19PM有87%的零部件与米格-19P相同,试制工作很快展开。1960年9月,进入部件装配阶段。仿制的米格-19PM称为东风105。

由于当时航空产品普遍质量下降,1960年底开始全面质量整顿,没有继续总装和试飞。1963年,第一架米格-19PM试飞成功,到1966年累计交付19架。1967年6月30日,三机部正式通知320厂:米格-19PM飞机已经军委讨论同意停产,并报毛主席批准。积压待装的零部件被批准报废。

局势危急

1958年初,由于当时出现了盲目乐观的情绪,仓促决定停止米格-17F的生产,因此米格-17F于1959年下半年全部停产。而米格-19飞机长期不能交付部队,使空军有近两年的时间一直拿不到新的歼击机,装备计划落空,1960年作战飞机拥有量比1959年下降了12%,正常的训练不能开展,对战备十分不利。再加上1958年下半年开始炮击金门后,战备形势吃紧,空军作战值班和训练任务急剧增加,装备损坏程度日益严重。当时国民党空军已经装备新型的F-100战斗机,蒋介石叫嚷着要“反攻大陆”,局势非常紧张。空军就向中央打了报告,说新飞机出不来,加上零备件供应不上,旧的飞机趴窝了,没有飞机对付敌人。由于零备件严重不足,大批飞机停飞,迫使空军不得不于1960年9月决定缩短飞行员训练时间,以延长发动机的使用时间,其中压缩幅度最大的只有规定训练飞行时间的1/35,严重影响了部队战斗力的提高。而另一方面,国民党空军的高速侦察机的活动则日益猖獗…… (待续)

本文由《航空世界》独家授权凤凰网军事频道使用,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胡楠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