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红星”级导弹艇
台湾海军在1977年研制“海鸥”级导弹艇时,以色列海军的作战经验起了很大作用。台湾将该级艇主尺度限制在21米,很可能是针对П-15雷达捕获最小目标的标称值。苏联解体后的资料表明,当时П-15末导雷达截获最小目标大约为17米钢质船只。结合低矮干舷和外形,台湾海军认为“海鸥”艇有效雷达反射面积接近П-15末导雷达截获下限的边缘,高速时的航行浪能够进一步减小有效反射面,这可能使П-15导弹误差增大出现近弹或失的。台湾海军这种战术前提限制了导弹艇吨位,使得台湾“海鸥”级艇适航性不佳。尽管如此,该艇的出现对中国海军早期导弹艇作战效能还是有所削弱的。80年代小型化的通用反舰导弹装备部队,同时换装各种末导装置的“海鹰”-1号等导弹也逐步研制和定型,这是中国海军提高作战效能的努力,而且卓有成效。直到1996年之前,中国海军导弹艇一直在承担单纯的制海作战使命,所有装备改进和研制工作也是围绕提高老式导弹武器系统效能,以及研制新型导弹武器系统。
导弹艇的新使命
90年代中期,“台独”势力导致两岸局势恶化,维护祖国统一成为中国海军的首要任务。这个任务也导致了导弹艇的变革。台湾海峡不适合大型舰艇活动,海峡最大宽度为130千米,最狭窄处只有90多千米,两岸有数百个反舰导弹发射装置瞄准其中航行的目标。90年代中期曾经在美国海军服役,并担任电子侦察机飞行员的吉·罗伯特估计,海峡内任何一方的目标会平均遭受100个信号的照射,可见技术兵器密度之大。而导弹艇在海峡内活动却很有价值,不仅能够打击环岛航行的目标,遏制敌方对大陆沿海目标的袭击,还能遂行袭岸作战,打击岸上目标。导弹艇低矮的侧影和高速航行浪的掩盖,使得雷达截获几率降低,同时侦察定位误差都会增大。尤其台湾海军“海鸥”级吨位的导弹艇这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因此中国海军需要赋予导弹艇新的作战使命。
早期建造的两型导弹艇以及70年代初期试验建造的新型导弹艇,都是以反舰制海作战为设计方向,相关武器系统都是按照反舰作战配备。水面作战舰艇类目标的主要特征就是用金属反射面,且能够做机动航行,而雷达是探测这类大面积金属目标的最有效手段。环境对海上作战影响非常大,雾霭遮断光学器材视场的情况经常发生,尤其是贴近海面的近地层流雾情况很多,这恰好遮挡了海面目标,因此反舰导弹很少采用光学传感器作为末导寻的装置。而遂行综合作战使命则不再仅仅是针对舰艇,包括混凝土目标等,制海作战的反舰导弹武器无法对这类目标寻的,只能采取变通措施。在1972年的印巴战争中,印度海军的205型导弹艇用П-15导弹轰击了巴基斯坦卡拉奇港的储油罐。储油罐是钢质罐体,具有与水面舰艇相同的信号特征。印度导弹艇采用瞄准停航船只的方法装定射击诸元,全部命中目标。部分大型混凝土目标含有大量钢筋,在雷达上也有信号反应。桥梁和大型半埋工事等则末导雷达很难锁定,因此需要配备其他自导装置。
相关部门在80年代初着手改进“海鹰”岸舰和舰舰导弹,将反舰导弹改装用于攻击陆地目标。然而П-15导弹是重量达2000千克以上的大型导弹,体积庞大,飞行非常笨拙。从П-15仿制而来的“上游”-1号等导弹同样如此,容易被防空武器拦截。这种状况并非改进系统和导引头所能解决。这使得早期导弹艇武器系统效能无法得到根本性的提高,为此中国大陆开始发展专门用于海峡,具有综合作战能力的新型多用途导弹艇。这种导弹艇首先必须适应海峡中的电磁环境,能够降低被截获概率,同时保持良好的适航性,并配备综合作战武器系统。台湾海军同样也看到了这点,2000年建造的“光华”6号新型导弹艇,其武器系统配备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但着重于降低被探测的可能性,并依靠增加吨位改善适航性。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型作战舰艇的建造,中国海军已经从海防型海军向海权型转化。作为一个爱好和平和承担责任的大国,中国海军所要维护的是和平以及地区经济秩序。迈向远洋的同时,新型导弹艇仍旧是维护本土近海安全的有效和低成本的装备。尽管岸基航空兵和导弹艇的结合是传统的海防模式,但技术和装备的进步,已经赋予这种传统模式新的内容和意义。(作者:泽元)
本文为《现代舰船》独家授权凤凰新媒体军事频道稿件
编辑:
胡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