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半生坎坷 一生辉煌:粟裕大将独特的人格魅力
2007年08月27日 09:51人民网投票数: 顶一下  【

悉心关爱的岳父

1975年春,我所在部队驻地辽宁海城发生了里氏7.3级地震。后来我探亲时向岳父岳母报告了抗震救灾的情况。我所在部队驻地虽在震中,但因谨慎防范,指挥得当,全团干部、战士和家属2600多人,仅2人负轻伤,获军区嘉奖。岳父听后甚为赞许,说地震后,他给沈阳军区打电话,得知与震灾地区部队通信中断,十分着急。又说,临危不乱,随机应变是指挥员必备的素质,这次对你也是个锻炼和考验。

当年8月,我与惠宁结婚,加入了岳父的家庭。那时我个人生活美满,工作顺利,是沈阳军区最年轻的团职干部。但是国家的形势却令人忧虑。

1976年初,邓小平被批判,周恩来去世。在悼念周恩来的日子里,岳父的心与天安门广场哀悼周恩来、反对“四人帮”的群众的心是相通的。他对我说,在南昌起义的时候,他是周恩来的警卫班长。“文革”中,周恩来把他调到国务院工作,保护他……今后的情况更严峻,更复杂,大家都也要有所准备。

岳父的话引起我的深思,我回到部队反复斟酌,给岳父写了一封信,向他提出调回北京的要求。在这封信里我引了一句古语“道不同不相为谋”陈述理由。当时,我所在团是军区“学习小靳庄”的典型,而小靳庄是江青抓的点。我是政治处主任,主管“批邓”和“学小靳庄”。干吧,有违我心;不干,部队有纪律,也不好向关心培养我的部队领导交代。我思前想后,调走是最妥善的办法。当时也没料到“四人帮”半年后就会垮台。

岳父设法满足了我的要求。不久,我被调到总参二部工作。离开三十九军时,军长找我谈话,他对我要调走十分不解。他告诉我:军区组织部最近对全区部队新提拔的年轻干部做了调查,你表现最好,领导和群众反映都是最好的。这么好的基础,为什么要走?他指着自己的椅子对我说,你是我们的培养重点,要不了几年,这个位置就是你坐的。我很感谢军长的好心,但不能说出真实的想法,只能以岳父身体不好,妻子无法随军为托辞婉谢军长的挽留。

我回到北京后不到20天,“四人帮”就被粉碎了。岳父对我说,你看,要是再耐心等半年不就都好了吗?不过你写的“道不同不相为谋”好!表明了政治态度,头脑清醒。他又说,我是主张你留在野战部队的,当然有机会出国也好,可以好好地研究对手,不然打起仗来要吃亏,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嘛!

不久,部里派我到南京外语学院学习。 1977年8月暑假,岳父到新疆视察部队,全家都随同。多年的军旅生活,使我养成了早起锻炼的习惯。我一大早就在招待所院子里跑步,正好碰上岳父。他见我在招待所院子里跑步,很高兴。吃早饭时,岳父就在全家人面前表扬我,说假期中还早起跑步,保持当兵的习惯,说明对自己要求严格。还有一次,岳母要在家招待一帮老战友,人多饭桌小,我建议搞自助餐。岳父说,那就交给你了。我带厨师、警卫员、司机等人忙前跑后,送菜倒水,让客人吃饱喝足。送走了客人,岳父对岳母说,我看小鲁有组织能力,可以独当一面呐。原来他一直在观察我。

1981年,我到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武官处工作。1982年,岳父75岁寿辰时,我在英国写了一首“思父”小诗遥寄祝贺:“身驰两万里,游子念父慈。几番故园梦,惊断更添思。”

作者: 陈小鲁   编辑: 胡楠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