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层面,中美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不一样。即使双方搁置意识形态分歧,美国至少要向达赖、“台独”、“疆独”等分裂势力表示同情,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美国还是要支持这些分离主义势力。
美国政府不一定直接参与到所有的分裂活动中去,但它希望中国像前苏联一样分裂的心理是无法改变的。因此,当它看见有人分裂中国时,美国必然是报着乐观其成的态度。
然而从维护国家主权和政权生存的角度讲,中国无论如何不能让分离主义成功。因此,在政治方面,中美关系以冲突性利益为主,只在很少的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
从三个不同层面看,中美冲突性利益集中于高政治层面,互补性利益主要是在低政治层面。这意味着中美核心利益是冲突性的,所以双边战略关系的性质是对抗大于友好成分。
中美“合作”不等于中美“友好”
问:您的意思是现在对中美战略关系性质的定位出现了偏差?
答:我还不敢肯定地说双方定位出了偏差,我是说人们把中美之间“合作”误解为是“友好”。
中美关系不稳定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双方不愿公开承认双方的冲突性利益大于共同利益。双方都想维持目前这种虚假的友谊,而这种假朋友关系让中美关系非常不稳定。假朋友的关系会提升双方对对方的期望值。当对方不能满足自己的期望值时,双方就发生意想不到的摩擦。
由于双方不愿意正视双方战略关系的本质是敌大于友,因此双方的政策目标与措施之间就缺乏了一致性。
例如,双方都说其政策目标是改善双边关系,而不说是维护自身利益。把改善关系视为外交政策的最高目标,双方就会认为对方应关心本方的利益,认为对方采取妥协的政策才最有利于改善双边关系。其结果是双方都认为对方的行为不友好。
外交政策是用来维护国家利益的,建立友好关系是为了更大程度地实现国家利益的方法,而不是目的。改善中美关系对中国有好处,我们就应改善,改善中美关系对中国没好处,我们就不应该改善。这个道理对美国同样适用。
中美关系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这是一个事实。但是,其重要性不完全来自于双方的合作,而更主要源于双方的对抗。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邓媛
编辑:
唐毓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