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定位上有所同有所不同。两者都是立足于用最低的代价维护国家安全,因而在基础面上两者都力图发挥出既能营造和平、预防战争,又能为战争创造有利条件的功能。但两者在国家安全体系中位置不同,我国坚持和平发展是长期的国家战略,促进安全上的互信、合作、避免冲突是我国军事战略的时代特征,这也就规定了未来我国军事行动的主流是执行国家安全保障任务,战争实力则为后盾。但在美军则不同,军事扩张政策历来是以战争行动为基本推动力的,即便美军现实中非战争军事行动已远远多于战争行动,但仍将非战争军事行动放在辅助地位。
军事周刊:从行动特点上看,国家安全保障行动有军民结合与非常规作战的味道,这是否意味着与战争行动有明显的区别?
林博士:应该说有继承,也有创新。我认为最大的创新在于国家安全保障行动第一要则是保护国民,防止战争,而后才是打赢战争。这就是说评价军事行动成功的标准变了,不是以歼灭多少敌人为准绳,而是以保护了多少生命和财产为根本。就像奥运安保目的不是捉了多少名恐怖分子,而是保护运动员和观众,乃至整个竞赛城市安全的成功率。因此,其标志性的变化就是军事行动方针不是追求暴力运用的最大化,而是追求暴力运用的最小化。
军事周刊:您预期军队实行国家安全保障行动将对国防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林博士:这对国防将带来一个全新的变化,即变消耗型国防为效益型国防。和平环境下军队“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靠不断地灌输战争危机感保持军事训练水平,但武器装备越来越先进,军队投入越来越多,却不经常使用。除了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和平时期军费和人力的显性效益发挥不出来,反倒显得增大了国家发展的成本,实难做到国防和经济同步协调发展。
然而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的安全成本却在急剧上升,受多元化威胁而不断蒙受重大损失。像汶川大地震一次性造成8万多人死亡,一次性损失8500亿财富,这么大的代价如何才能降低。虽然应对这些威胁过去靠外交、公安、海事、消防、防疫等部门解决,但在现代意义上,这些威胁远远超出政府强力部门和民事力量所及,造成的损失形成对经济发展的巨大阻力,从而要求军队时刻想国家所想,急人民所急,适应形势发展定位未来的职能需要。
把国家安全保障任务作为自身的使命任务来抓,一方面军队可以成几十亿、上百亿、上千亿地降低国家安全成本,大幅度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另一方面,军队还能依托安全保障任务为国家培养现代化的民防力量,快速弥补民事防御较军事防御发展滞后的差距,解决当前国防建设自身存在的不平衡问题。像美国消防救援力量达到人口比例的千分之一,发展起职业化的国民警卫队;日本消防救援力量达到人口比例的千分之二,新加坡也成立了民防部队。而我国目前消防兵力不足人口的万分之一,职业救援队伍更是短缺。这无疑开辟了军队两用人才的未来发展方向。与此同时,军队的战斗力也将在实战中得以检验和提高,从而让军队“常在战场”。如此,国防与经济将自然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同步协调发展将是自然的选择。
编辑:
唐毓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