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周刊:从新国家安全观深化到国家安全保障理论是个新提法,是不是指军队要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任务,请具体说说它的含义?
林博士:多样化军事任务并不是无中生有的,如果不与前两者紧密联系就容易变得无的放矢。从逻辑上讲,应当说首先是因国家安全面临的威胁发生了变化,也就是通常说的多种安全威胁导致了综合安全观,由此产生国家安全保障理论,进而衍生出多元化的安全保障任务。
实际上,不同时代有其特定的积极防御概念,应对多元安全威胁实行国家安全保障行动代表积极防御的未来发展。具体地说,冷战时期我们讲应对战争,军事行动围绕军事征服与反征服,全球安全重心在军事防御。冷战结束后,军事斗争取代战争这个名词被经常挂在嘴边,军事斗争作为较战争一个更广泛的概念被大家接受。而9·11后则讲综合安全,而且讲预防与合作,军事工作从应对军事安全本身的现实冲突,更多地转向保障领土之外的经济利益和促进有利于己的全球稳定和地区稳定。
当前各国军队都力图在不颠覆和平发展的框架下转变方式、改变战术,在竞争与斗争中将军事手段与经济、文化等多重手段配合使用,形成了多种组合,使国际安全互动精彩纷呈。军事斗争这个词也就涵盖不了现实的军事需要了,国家安全保障理论则要求军事家们跳出单纯意义上的军事进攻与军事防御传统圈子,把固边维权、反恐维稳、抢险救灾、维和合作纳入军事行动体系中来,撑起多样化军事行动新体系。
军事周刊:“国家安全保障行动”是否就是美军提出的非战争军事行动,这在美军已经开展多年了,两者之间能划等号吗?
林博士:从形式上、程序上和战术上说,美军的“非战争军事行动”经验丰富值得借鉴,但在战略和政策上有显著区别,概括起来当把握“三个有所同有所不同”。
一是立意上有所同有所不同。两者在立意上有两个共同点,即将军事手段用于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并用非战争方式解决传统安全矛盾。不同的是,我国的安全保障行动主要是解决领土主权范围内的自身安全,同时履行国际安全义务,所以在界定上大多是坚持政府领导、军队参加;而美军的非战争军事行动则是重在本土之外使用,所以突出军事主导的地位,就连抢险救灾这种民事支援行动也是由战区负责,在军事体制下执行,所以需要纳入军事行动范畴。
二是内涵上有所同有所不同。就基本用途而言,两者在维护国际和国内安全上都强调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反恐怖、抢险救灾、人道主义援助等行动,因而在形式上两者相近。不同的是我国安全保障行动突出不对外干预原则,服务于防御性的国防战略。但美军的“非战争军事行动”要为军事干预和扩大军事联盟的目的服务,显现出军事强权色彩。
编辑:
唐毓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