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江畔,一名朝鲜士兵骑着摩托车载着妻儿回家。路透社
4月28日,身着民族服装的朝鲜女青年沿途欢迎奥运圣火。本报记者 周文杰/摄
外媒眼中的朝鲜年轻一代
相比于神秘的朝鲜来说,这个国度里的年轻人同样吸引着国际媒体的视线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晓德发自北京一周前的朝鲜,建国60周年的喜庆气氛让这个国家热火朝天。而无论是大型团体操和文艺表演《阿里郎》,还是专门为迎接国庆60周年而编排的团体操《祝愿祖国繁荣昌盛》,年轻人的身影随处可见。
他们身穿节日的盛装,或充满热情地投入到对祖国生日的庆祝活动中,或在观众席上高呼革命口号。
相比于朝鲜本身的神秘性来说,这个国度里的年轻人同样吸引着国际媒体的视线。因此,数年来,朝鲜年轻人的一举一动以及随着年代发生的变迁,也成为国际媒体笔下浓墨重彩的焦点。
朝鲜特色的生活方式
20岁的白秀莲满脸困惑地自问:“我听说过哈利·波特吗?”当听朋友们提示后才恍然大悟,“那部书啊,我喜欢极了!”
这是2005年11月,美联社记者在平壤看到的一幕。在他们自认为是难得的采访经历中,朝鲜官员家庭出身的白秀莲给了他们一个惊喜。这个当时大三的女生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也因此与另外一位同伴一起给访问团当翻译。白秀莲的头上别着浅蓝色的发卡,手提粉红色的塑料包,这个装扮,被美国记者认为“与平壤街头随处可见的实用性服装形成了反差”。
白秀莲的同伴叫延玉珠,是一名朝鲜外贸官员的女儿。曾经在印度生活过3年的延玉珠显然更喜欢本国文化,她告诉美联社记者,自己国家电视台播放的节目比西方的作品更好,“西方电影和歌曲没有主题思想”。
朝鲜是否也有现代意义上的流行文化,在国际媒体中并没有定论。有媒体曾以兴奋的心情介绍说,平壤年轻人流行MP3,而用途主要是“能学外语和听歌”。一位来中国探亲的平壤居民也表示,中学高年级学生和大学生中,“好像每10人中就有1人有MP3。”而据介绍,现在一些有条件的家庭,孩子们还用DVD看中国电影。
但另一方面,朝鲜媒体最近开始关注人们的穿着。据《东方早报》报道,当地媒体为了倡导“社会主义生活方式”,所以对“坏典型”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而从几年前开始,朝鲜中央电视台就不断批评那些不梳辫子的妇女和“头发超过三厘米”的男青年,“甚至在电视上曝光他们的姓名和住址,让人们引以为戒”。
此外,法新社还曾引述韩国媒体的消息称,朝鲜从去年开始“正阻止韩国流行文化渗透”,用意是“为了配合进行对付外来文化的心理战”。而在韩国媒体的描述中,近年风行一时的“韩流”已经吹到了朝鲜,朝鲜年轻人甚至连韩国电影中的对白或流行语都背得滚瓜烂熟。这种情况是韩国媒体一厢情愿地炒作,还是果有其事,至少现在尚无从证实。
作者:
晓德
编辑:
王平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