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抢建墨脱公路“卡脖子”工程的武警交通一总队
2009年04月29日 11:20新华网 】 【打印已有评论0
相关标签: [墨脱]

细雨中,刘九林率队行进至16公里处,头顶隐约传来“哗啦啦”的声响。“不好!可能是泥石流!”向导高喊。

刘九林立即指挥队员弃车爬向高处。当最后一名队员从车上跳下、刚爬上一处高坡,泥石流挟带着巨石、大树,轰鸣而下。

嘎隆拉山海拔4800米,隧道进口海拔3700米,空气中含氧量只有内地的50%,就连汽车也因缺氧时常熄火。但官兵们边在山上抢运物资,边安营扎寨,甚至每天要走2公里山路扛木头。

2008年10月20日,官兵们终于抢在大雪封山之前,实现了人员、材料、机械、生活保障物资全部按计划进场。

(二)

2008年10月,嘎隆拉山隧道施工战斗打响!

然而,施工难度远远超出了专家和官兵们的预期。嘎隆拉隧道地处喜马拉雅断裂带,是迄今为止国内穿越断层最多、地应力最强的高原隧道,被称为“隧道地质病害百科全书”。隧道掘进洞口段岩体极为松软,随时可能出现垮塌,导致官兵们无法按正常进度爆破作业。

施工被迫停了下来!

难题摆在了与高原隧道打了14年交道的总工程师毛瑞兵面前。他查资料、进实验室、率技术骨干顶风冒雪沿隧道方圆10公里踏勘雪山。整整3天3夜,毛瑞兵两眼熬得通红,终于提出了解决方案。

轰鸣的爆破声和机械声再次响彻高山峡谷,4个月时间里,官兵们将隧道向前推进230余米。

断层的问题解决了,涌水难题又接踵而至。

施工中,隧道断面出现大面积涌水,每小时达300立方米的涌水很快淹没了作业面,隧道里一片汪洋,施工再次陷入困境。

涌水是隧道施工中常见现象,一旦通过探测确定涌水部位,即可采取应对措施。但嘎隆拉隧道地质环境复杂,涌水量大,很难探测涌水准确位置。问题如不及时解决,隧道将面临整体垮塌的危险。

曾荣获国家建筑行业最高奖——鲁班奖和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的工程师程春明临危受命,被总队党委连夜任命为攻关小组组长。

面对隧道建设史上从无记载的这个世界性难题,程春明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饿了泡包方便面,困了趴在桌上打个盹儿,一连4天4夜,闭门推演破解良策。

结合以往高原隧道施工经验,程春明最终提出“排堵法”方案,并率官兵经过10天艰苦鏖战,终于降服“涌水”这只拦路虎。

在嘎隆拉雪山上,官兵们以科技为先导,施工中克服塌方、岩爆、涌水等困难,相继攻克“高原断层施工”等5个世界高原公路病害难题,创新新工艺、新方法12项,为克服相似地质条件下高原隧道施工“疑难杂症”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