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政府推动 民间实施
主持人:
接下来我们讨论的是发生在河南荥阳。当地用红头文件这样的方式来推动慈善城市建设。首先我们还是看看这个城市都采取了什么样的举措。
解说:
在河南省荥阳市人民政府的网站上,今天8月12日刊登了这样一条新闻,《“四个一”开展慈善救助活动,帮扶弱势群体》。文章报道,荥阳市乔楼镇通过设立一个联络站,推选一名爱心大使,开展一次爱心活动,领导救助一名贫困学生的方式,开展慈善活动。
而类似乔楼镇这样的慈善活动,在荥阳市早已不是个例,因为荥阳正在开展一项全民活动。8月6日下午,荥阳市召开了一次全民慈善活动动员大会,在这次会议上,市领导动员全市各界开展全民慈善活动,荥阳市政府还发布了一份《中共荥阳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市开展全民慈善活动的意见》,以红头文件的方式,要求全市设立1000多个慈善组织,推举出5000多个慈善大使,力将荥阳打造成一个慈善城市。
而对于发起这样一个活动的原因,荥阳慈善总会负责人梁艳解释说,是因为从今年1月份至今,慈善总会只筹集到一百多万元善款,大半年募集到的钱还不到去年的1/8,金融危机以来,企业效益下滑,他们只能发掘民间慈善力量。在8月7日《郑州网站》上,报道了全民慈善的十项措施。设立慈善饭桌,独家设立在荥阳市某大酒店,在饭桌的桌上设告示,告知顾客慈善餐桌就餐的慈善意义,最后饭店需要最低捐出饭钱的10%支持慈善活动。
建立慈善超市,设立在荥阳最有影响的四家超市,荥阳市的五保户、孤儿和低保市民到慈善超市购物,都可享受九折优惠。其他其包括在各大商场、超市、饭店等消费密集区,设立募捐箱、设立慈善药店、医疗慈善活动、开展文艺慈善活动、书画慈善活动、荥阳“慈善日”活动,评选“慈善之星”,以及通过媒体举办“每周一善”宣传活动。
主持人:
一千多个慈善的组织都建设在这个委办局还有在乡镇,而且都是一把手兼任它的负责人,所以人们就有这样的担心,虽然它坚持自愿和民间,如果一把手越积极,这些反应越快速的话,会不会也变成指标压下来,层层加码?
白岩松:
首先你得看,在经过了2008年大地震之后,很多人把2008年当成爱心元年,很多人越发重视爱心、慈善等等相关事业。我觉得这次荥阳从政府的角度,开始提倡做这样的事情,好心,而且想做的事情,好事。但是好心和好事想要真正的做好,恐怕也要给提出很多醒。比如在提醒的时候,就举两个细节的例子。
第一,一会儿我会给大家看相关的原则,但是大家更多会强调一种爱心无偿的概念。慈善超市里面,像低保户去买是九折,九折买东西是不是有利润?是不是无偿的?第二,饭店里面要开慈善的饭桌,要捐出10%,如果这个饭店总体是亏损,是不是依然要交10%。第三,其实更多的是民间的原则,现在这么多都已经放到了各个乡镇,都是一把手来负责,会不会有特别强的是,荥阳整个红头文件的贯彻,这种带有一定的强制的行为,是不是又会使很多人的自愿有一种受挫感,即使原本自愿,好像在这种必须要做好的压力面前,其实也会有一种抵触。我觉得真要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慈善的城市,恐怕也要把这些社会各界提的醒真的解决好。
主持人:
政府办慈善就让人想到以前政府办企业,你能说它的出发点不好吗?出发点非常好,就是希望切实做些事,解决问题,但是政府办企业的效果已经在那里摆着了,所以人们就有理由去想,如果政府去推动办慈善,会是一个什么后果?
白岩松:
其实政府推动是没有错的,政府搭台也是对的,比如在今年“两会”报告上,我特别注意到措词有些改变,但是力度加大了,温家宝总理强调:“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我们来看《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当中明确规定的几个重要原则,尤其我们要看政府推动和政府搭台的时候,要把哪些事做好。
第一,坚持自愿、无偿的原则,所以荥阳要想把这件事做好,真的需要参与者是自愿的。在56万县级人口要打造一千个慈善组织,五千个慈善明星,会不会有点好心太大了,太好了,在实施的过程的过程当中会不会遇到一定的阻力。
坚持民间实施的原则。其实这个反过来就给了荥阳一个很重要的提醒,民间应该成为主体,我们将来慈善尤其要发展各种NGO。
重点要注意这个,坚持政府推动的原则。这没错,但是政府要做什么?制定慈善政策法规,制定慈善优惠政策,依法监督管理、规范募捐行为,规范使用捐赠款物,维护慈善组织和捐赠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简单地说来,就两件事是政府必须做的。第一,在政策法规方面搭台,另一方面监管,别给我出现跑冒滴漏、腐败等等行为,让慈善事业可以健康的生长。
主持人:
接下来我们听听一位常年从事慈善事业的专业人士的看法。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徐永光先生,徐理事长您好。
徐永光(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
你好。
编辑:
汪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