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
|
出身寒微
1958年1月27日,邱晓华出生在福建宁化县翠江镇。宁化寓宁靖归化之意,这里依山傍水,风景清雅,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当年红军长征,一支队伍就是从这里出发。
6岁那年,邱晓华母亲去世,他和姐姐与外婆相依为命。为了供应邱晓华姐弟读书,年轻时就守寡的外婆起早贪黑地劳作,生活颇为艰辛。
这种经历,让邱晓华比一般孩子早熟。多年后,回忆起这段生活,他说,外婆是他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老师,给了他深刻的影响,让他知道了要“靠自已的双手、靠自己的劳动去获得劳动果实”。不过,他感到遗憾的是,大学毕业分配进国家统计局那年,外婆猝然离世。
1976年,18岁的邱晓华高中毕业,和那个时代的许多青年一样,他到农村插队。1977年恢复高考时,他正借调到公社团委做组织工作,兼做公社文书、水文气象资料记录等。
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邱晓华欣喜若狂,很快地报了名。临考前20多天,他回到宁化县一中复习。当时,他填报的志愿是:复旦大学新闻系、吉林大学中文系、厦门大学经济统计系。后来面对媒体,邱晓华说,成为一名记者或者作家是他那时最大的愿望。
他没有被前两所大学录取,第三志愿的录取通知书也姗姗来迟,而急不可耐的他几乎就要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在将要换上军装的时候,通知书来临。这改写了他的人生轨迹,尽管专业不是最喜欢的,但能上大学,对于那个时代的年轻人而言,诱惑力不言自明。
大学时,邱晓华表现出对数学特殊的敏感,成绩很好。当时,厦门大学计划统计专业招收的是文科生,很多同学一提到数学就头痛,邱晓华经常向这些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伸出援手。
而且,他还是系里的体育健将,创造了多项校运会纪录。一位来自渔民家庭的同学家里发生了翻船事故,家境并不宽裕的邱晓华还向这位同学捐了款。
邱晓华还是班上的团干部,大学四年级时,他顺利入党。毕业分配,学校向国家统计局推荐了表现优秀的邱晓华。由此,邱晓华的前半段人生可谓一帆风顺、成绩优异。
多年后,回忆起这位老同学,同学们也都是骄傲的口气,谈他的重情和念旧:“邱晓华每次回福建,即使再忙,都会打电话给我们班的一个同学,请他召集福州的同学聚会。”邱晓华落马后,这些同学开始三缄其口,“无可奉告”是他们对记者的通用语。
“明星官员”
1982年3月,邱晓华到国家统计局报到。那时,国家统计局只有将近200名工作人员,其中50岁上下的老同志占了绝大多数,亟需受过专业训练的年轻人加盟。邱晓华生逢其时。
几个月后,和统计局的同志一道,邱晓华到了宁夏西海固地区调研,这次全国最贫穷地区调研的经历让他感慨颇深,在给同学林擎国的信里,他这样写道,“我终于见到了那种一家兄弟俩合穿一条裤子的贫穷……”
调研结束后,邱晓华完成了他统计分析的“处女作”——《固原地区农牧业发展见闻录》,发表在《农村经济丛刊》上。此后,邱晓华频频撰文,以补作家和记者之梦。
1986年,他撰写的《从国情、国力出发看我国经济发展的对策》一文影响甚大。“论文问世后,受到了经济界的重视,改写成内部报告后,薄一波同志阅后称这篇报告‘很有新意,要与作者共同探讨有关问题’。”
接受媒体采访时,邱晓华自己称这是“国家统计局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经济发展情况中篇幅最长的一篇分析报告”。
彼时的邱晓华涉猎甚广。有一次,他和顶头上司——综合统计司司长郝成鸣竟然合写了一篇《写经济新闻要用好数字》的文章,分两期刊发在《中国记者》上,小过了一把“记者”瘾。
文章的发表,加上勤奋的工作,邱晓华在统计局迅速走红——1988年,工作刚6年的邱晓华被破格提拔为高级统计师、综合司见习副司长,完成了别人需要10年甚至20年才能完成的职称、职务晋升过程。
1991年,《人民日报》整版刊登了邱晓华的《对三年治理整顿的反思与回顾》,文章大胆提出,“治理整顿已经可以结束,留存的问题应在继续深化改革中解决”。不到一个月,中央采纳了文章建议,治理整顿宣告结束。媒体称,“时年33岁的邱晓华,震动了中国经济界。”
1993年,35岁的邱晓华成为国家统计局的总经济师和新闻发言人,开始频频露脸。凭借对统计数据的熟稔和对各种问题的独到见解,他获得了“用数字说话的经济学家”的称号。
中央纪检部门的调查显示,正是那时,这位“年轻有为”的官员开始出现问题——“邱晓华从1993年就开始出现问题,凸显出监管机制的薄弱和疏漏。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在1月29日的专题通报会上,国家统计局纪检组长章国荣说。
但“出现问题”的邱晓华在后来漫长的13年中依然被带“病”提拔:1998年9月,任安徽省省长助理;1999年9月,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2003年7月,任国家统计局党组副书记;2006年3月,48岁的邱晓华接任国家统计局局长,7个月后,落马。
编辑:
zhou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