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炮火始终陪伴 邓小平卓琳的八个家(图)
2009年08月19日 10:25人民网-环球人物 】 【打印共有评论0

武安山区

1945年12月,“刘邓大军”离开了驻扎5年的太行山,把司令部迁至河北省山区武安县。邓小平和卓琳把3个孩子接到了身边,全家五口人第一次团聚。

看到3个孩子,邓小平非常高兴。可卓琳却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刚从延安回来的大女儿邓林,由于严重营养不良,不说话,不张口吃饭,手里拿着苹果都不会吃;老二邓朴方拉肚子,晚上睡觉也不得安生;老三邓楠才一岁半,嗷嗷待哺。多年征战的卓琳,身体很差,没奶水,给孩子喂小米粥又喂不进去……经过一番努力,这个家还是渐渐安顿下来。3个孩子开始欢欢喜喜地在一块玩耍,慢慢地长高长胖,围着爸爸妈妈团团转。

接下来的3年解放战争期间,邓小平极少再有机会和家人团聚。当他和刘伯承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在陇海路南北先后9次与国民党军较量,九战九捷,打出“刘邓大军”的赫赫威名之时,卓琳和其他高级干部的家属们,随着战线的推进,不断搬家。每天早上天未亮,大人们就要把孩子们叫起来,给迷迷糊糊、还没睁开眼的他们穿上衣服,然后一边收拾东西,一边随便给孩子们塞几口饭。一群妇孺就这样从河北走到南京,最后到了上海。

山城重庆

1949年10月,出席开国大典后,邓小平和刘伯承率部踏上了解放大西南的征程。卓琳提出了要求:“你们老是把我们‘丢’下不管,不行!这次我一定要跟着你去。我是共产党员,你砍我的头我都得跟你去。”

鉴于当时的军情没有以往那样危急,邓小平同意了卓琳的要求,让她带着孩子们,跟他一同进军大西南。卓琳看到领导干部们无暇照顾自己的孩子,她主动申请创办了重庆曾家岩人民子弟小学,并亲自担任校长。她不仅安排设计课程,师资不够时还兼课,教高年级的语文、数学和音乐课。

中南海小屋

1952年,邓小平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7月1日,邓小平一家离开四川,赶赴北京。

邓小平对卓琳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不要到外面工作,言行要谨慎。”于是,卓琳成了邓小平的秘书。她在家里专门找了一间小屋子,把所有邓小平看过的文件一一摆开,一件一件地登记,然后整理成册。40多年过后,卓琳上交的邓小平批阅过的文件,大多还保留在有关档案部门。

邓小平主持中央书记处工作的10年,是他一生中最忙碌的10年。10年间,他实际上只有两个秘书——王瑞林和卓琳。

1966年,“文革”爆发,邓小平被称为“党内另一个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受到造反派的揪斗、围攻。造反派还抄了他的家,将他的子女赶出了中南海。

邓小平的继母夏伯根,看到一些夫妻在“文革”中彼此或划清界限,或离婚,或互相揭发批判对方,感到非常担心。她叮嘱卓琳:“卓琳啊,你可要清醒哦!你们夫妻这么多年,你应该是了解他的,你可别犯糊涂哦!”卓琳非常坚定地说:“妈妈,我是了解他的。你放心吧!不会的。”

在那段非常时期,夜深人静的时候,卓琳常把儿女们叫到身边,用被子蒙上头,给他们讲邓小平的历史,讲“文革”爆发前邓小平在中央的工作,讲邓小平与彭真、罗瑞卿的关系……她要告诉儿女们,他们的父亲是清白的。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武市红 余玮   编辑: 梁昌军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