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的第三位干女儿是谁?她为何鲜为人知?
2009年10月22日 14:29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艰难时世 难忘成长

大姐曼里成长的年代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内忧外患不断的艰难岁月。1937年7月7日,日本军国主义为实现其扩张的野心,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卢沟桥事变,自此,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消息传来,全国人民义愤填膺,特别是广大热血青少年,更是抑制不住一腔怒火,处于祖国西南边陲的贵州也概莫能外。许多青年都报名从军,志愿奔赴抗日前线,杀敌保国。曼里大姐当时虽只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小姑娘,但她在父母的影响下,也毅然走出校门,登上北去的汽车,来到当时世界反法西斯远东指挥中心——重庆。当时我父亲在贵州锦江谋生,知道爱女到了重庆,便立即赶到姐姐那里,将她送到设在重庆的涪陵野战医院,当了一名护工。然而,由于国民党政权的腐败,“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前方将士浴血抗敌,而后方一些贪官污吏不思报国,继续过着奢靡不堪的生活。曼里姐姐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她不能容忍自己终日无所事事,便怀着一颗拳拳报国之心,相约几位女友登上轮船,沿江东下,来到离抗日前线较近的汉口,投奔到国民政府的102师,时任该师师长为柏辉章。

在柏师数月之后,台儿庄大战爆发,但中国军队在取得大捷后终因日寇势众,徐州失守。随后,日军移师西犯,上级调柏师前往迎战。战斗十分残酷,102师挡不住日军的凶蛮攻势,全师溃败。曼里大姐失去了部队保护,不得不夺门跑出。慌不择路,一直跑到了河南省开封市东南的杞县境内,徘徊在荒郊野外,饥寒交迫。所幸遇上102师的曹副官长,才将大姐他们带回汉口。为适应抗战形势的发展,统一领导南方各省党的工作,发展长江流域和南方各省的抗日运动,1937年12月,中共中央决定在武汉成立中共中央长江局,周恩来为长江局副书记。到1938年秋冬,南京、上海已相继失陷后,国民政府起初拟迁武汉,一时,武汉三镇成为全国抗战的中心。当时我的父亲正在武汉,他和周恩来很快就取得了联系,周伯伯聘我父亲为他的秘书,授予我父亲上校军衔。

父亲得知姐姐曼里在柏师的遭遇后颇为心疼,就找到她,把她直接带到周伯伯和邓妈妈那里。这时已是1939年的夏天了。周伯伯和邓妈妈一见我姐姐曼里身体健壮,聪明美丽,谈吐脱俗,就非常喜欢她,提出收曼里姐姐为义女。我姐姐和父亲也都欣然应允了周伯伯和邓妈妈的提议。这样,姐姐曼里就留在了周伯伯和邓妈妈的身边。

周伯伯、邓妈妈认了这么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儿后也十分高兴,邓妈妈把姐姐带到延安,安排到陕北公学学习。因姐姐积极进取,不断追求进步,不久就被转到中共中央组织部办的培训班,并在这个培训班期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时年仅18岁。

1940年夏天,姐姐生了病,当时延安的医疗条件还比较差,为怕病情加重而发生意外,周伯伯和邓妈妈安排曼里姐姐从延安转到重庆治病。这是姐姐和父母、周伯伯、邓妈妈一起团聚的几个月。这时的姐姐在我父亲眼里已经不再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而是一个有着坚定理想和崇高信仰的成熟革命者了。

拳拳之心 芳熏文艺

1941年年初,蒋介石不顾国际形势和国内人民的反对,悍然发动“皖南事变”,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在国共两党不断的摩擦纷争中,蒋介石下令改组国民政府军委会,免去了周恩来所兼的军委会政治部副部长一职。重庆的政治形势陡然恶化起来,周恩来伯伯一方面对当时南方局的同志进行气节教育,另一方面对当时在渝的大批共产党干部进行了悄悄地疏散。当时我父亲因我祖父去世,离开重庆到贵州奔丧;姐姐曼里就回到了延安,继续她的革命事业。

姐姐不仅酷爱学习,政治上不断进步,而且在延安这块革命圣地,她的艺术才华也得到了展示。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不仅物质生活很艰苦,文化生活也十分匮乏。抗战爆发后,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华人华侨中的许多有志有为的青年奔赴延安,他们在政治上有了明确的方向,也希望在文化上有所享受和表现。姐姐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于1941年在延安中国女子大学学习之余,报名参加了延安业余剧团的演艺活动,那也是她从事文艺事业的开始。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谌曼玲 秦九凤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