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标签: | [解放战争] |
B 回乡之路 又被抓壮丁跟着胡宗南师部再回乐山
躲过了土匪的砍刀,李树荣三人翻山越岭继续赶路。一天晚上,三人在山林中升起一堆火过夜。
睡到半夜的时候,李树荣突然发现在火堆的对面,六只绿幽幽的眼睛齐刷刷地看着火堆这边的自己。“那分明就是狼啊。”他赶紧把另外两个同伴叫醒,几个人惊恐得一晚上也没有睡觉,紧紧靠着火堆,一直挨到了天亮。
长途奔波,又冷又饿,三个乐山老乡终于走到了汉水河边的一个县城。躲过了土匪和狼群,却没躲过保安团抓壮丁的“魔爪”,当地的乡保长又将三个人送到了部队里,他们第二次当起了国民党部队的士兵。
这次,李树荣加入的是国民党嫡系部队135师,随着战事节节败退,他跟着部队到了西安。
这时候已经是1949年初了,李树荣在国民党135师师部当起了卫生兵。到了下半年,部队火速调动,向安康而去。到了安康又坐汽车,五天五夜后,李树荣终于回到了家乡——乐山。
此时的乐山还保持着它固有的宁静,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依旧卷着浪涛汇聚到乐山大佛的脚下,这里依旧是那个秀美的家乡。回到了阔别已久的乐山,李树荣心中充满着前所未有的感动——自己离开家乡后九死一生的经历,竟然是这样的坎坷,更没有想到,在被人抓壮丁离开家乡后,依旧还是当着壮丁回来。
C 解放之路 打趣勤务兵擦枪打响解放乐山第一枪
“幸好还是回来了。”李树荣说,尽管没有十分幸福的童年,但他惦念着家乡的一草一木。回到乐山后,他仍然是一名卫生兵,除了每天按部就班地值勤外,他就和师部里的勤务兵一道在驻地的阳台上晒太阳、喝喝茶。
这样的风平浪静实际上正预示着大潮将至。
1949年12月16日,李树荣清楚地记得,那天午饭后,他和卫生处的一个勤务兵一起,在靠江边的阳台上晒太阳。勤务兵是一个陕西人,自从从陕西出发后,李树荣就常和勤务兵们在一起玩耍,而这个勤务兵是卫生处唯一有枪的人,每天下午2点多都要擦枪。
当天,李树荣看着勤务兵擦枪的认真样子,不禁问道:“小老陕,看你背枪一年多,都没有放过一枪,你的枪打得响不?”听完这话,“小老陕”为了印证自己的枪打得响,立马将枪上膛,对着江面上就是一枪。
令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枪响了之后,紧接着,对岸的篦子街方向(现大佛景区一带)枪声骤鸣,机枪“嘟嘟嘟”响个不停。不知道怎么回事的两人吓坏了,赶紧跑下了楼。
李树荣这才发现,自己的上司正在将军装匆匆地换成便装,并告诉他“共产党来了,快跑!”他赶紧背起医药箱就跟着上司往外跑,第二天到了绵竹镇。此时,国民党师部机关的人基本上跑不掉了,因为解放军已经将所有的人包围起来了。
回忆起当时被抓的场景,李树荣说,那其实是他第一次看见解放军,只听见他们大喊,“国民党的士兵们,你们出来嘛,缴枪不杀!”随后,身边的军官举起了手,他也把药箱高高举起顶在了头上。
乐山解放的第二天,李树荣成为了解放军的俘虏。而就在被俘当天,李树荣又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6军47师140团卫生队的司药兵,并从此走上从俘虏到英雄的另一条人生道路。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相关新闻
编辑:
梁昌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