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投巨资的汉阳铁厂为何产出极其可怜?
2009年10月21日 07:58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共有评论0

核心提示:
张之洞当天就迫不及待回答……寥寥几句话,把他的无知和专横暴露无遗!炉是不能兼炼髙磷和低磷铁矿的,铁质的化验绝对要等候,违反这些常识就要受到惩罚,不管职位多高,概莫能外!字里行间还暴露张之洞当时可能连炼铁要用耐火砖和焦炭都不知道!

本文摘自:《温故三》  主编:刘瑞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文作者:袁伟时

张之洞的一大特点是喜欢搞大项目、大建设。《清史稿》对他的评价:“莅官所至,必有兴作,务宏大不问费多寡”。这画龙点睛的一笔,入木三分揭示了张之洞进行经济建设的成败。其中最突出的典型是汉阳铁厂及其配套项目即后来的汉冶萍公司的建设。

汉阳铁厂是1890年开始建设,1894年6月投产,共花去资金六百余万两。按张之洞的计划,预计年产铁六万吨;他后来在给李鸿章的信函中则说:“每年可出铁三万数千吨,以之炼钢,可得三万吨。”当时号称“亚洲第一”,比1901年投产的日本的八幡制铁所早六年。至1896年11月停产为止,实际共生产生铁5660吨,熟铁110吨,钢料1400吨,铁拉成钢条板1700吨。但因品质不佳,只卖出生铁1100吨,钢料60吨左右,钢条板340吨;设备利用率低得惊人,可说是投产两年多仍没有进入正常生产状态。1896年不得不变为官督商办,恢复生产,几经改造,渐入佳境;1908年又改组为完全商办的汉冶萍公司。可是,改制后病根没有彻底根除,尽管盛宣怀(1844~1916)辞世后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仍有一段辉煌岁月,但战后环境一恶化,也经不起风浪,钢铁生产在1925年全部结束。

在19世纪的洋务运动中,这是耗资最大的项目。说它完全没有一点成绩,不够公允。中国土法炼铁由来已久,直至1916年,新法产铁将近20万吨,才第一次超过土法所产的17万吨;而这20万吨中四分之三(15万吨)是已经改组为汉冶萍公司一部分的汉阳铁厂和大冶铁厂生产的。 1910年(1911年因武昌起义停产)汉阳厂产生铁11.9万吨,钢5万吨,钢轨2.8万吨;相当于当年进口钢铁的4/5,以后一个时期幷超过进口量。直到1922年,它仍是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尽管这些业绩是交由商办后改造和扩充的成果,但张之洞当年筚路蓝缕之功毕竟不可抹煞。

钢铁强国梦是鸦片战争以来关心国运民生的中国人的重要追求。新法钢铁生产不是从汉阳铁厂开始的。1886年,署理贵州巡抚潘霨就在贵州青溪县筹办新式钢铁工厂,1889年10月,拥有高炉和贝色麻炉的青溪铁厂投产,耗费公帑19万2千两,私人资本十多万两,日出生铁25吨。可是,燃料、原料缺乏,焦炭要从数百里外运来,而交通不便;加上资金不足,市场不畅,困难重重,勉强挣扎至第二年9月,不得不停炉;潘霨之弟潘露积劳致死,找不到适当人选接办,该厂也随之夭折。首先出钢的是1891年江南制造局的马丁炉,继之有1893年建成的天津机器局钢厂,规模都很小。

汉阳铁厂设备是从英国和德国进口的,规模雄视东方。但是投入那么大,产出如此可怜,结果如此可悲,不少追寻史迹者为之掩卷叹息!为甚么会遭遇如此钜大的挫折?归纳历来的研究成果,大部分史学家认为,这是由三大错误造成的:

第一是设备购置不当。汉阳铁厂用的是大冶铁矿,含磷很高,应该用马丁炉;但该厂的主要设备是马丁炉两座,“每日二十四小时能溶化生铁一百吨”;“炼贝色麻钢,每次盛五吨之变化炉 两副。”即一半主要设备是不合用的。

第二是焦炭没有稳妥的供应。1893年9、10月间,炼铁厂已经“全厂告成,而煤矿工程未竣。”本来指望大冶的王三石矿和安徽的马鞍山矿,竭尽全力“大办”,到此时“王三石井未成,马鞍山井成而横窿尚少,设备亦未周”。拖到下一年6月才开始炼铁,而这些煤矿“所采不足于用”,只好从国外和开平煤矿购买,运费很高。“开平一号块焦,每吨正价连杂费、麻袋、装工、水脚,需银十六七两,道远价昂,且不能随时运济。恒以焦炭缺乏,停炉以待;而化铁炉又苦不能多停,停则损坏。”从英国、比利时进口的每吨更高达十七八两;而国外钢铁厂所用焦炭通常每吨价只需六两左右。直到盛宣怀接办后勘探、开采萍乡煤矿,才基本解决了这一重大问题。

第三是选址不当。它不就近在大冶设厂,而是选择煤铁都要靠外地运来的汉阳,提高了成本。

<< 上一页1234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袁伟时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