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逃港潮:浅浅海湾浮沉着遇难者的尸体
2009年10月19日 13:20金羊网-新快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逃港三条路

●一条是中线,即在深圳梧桐山、沙头角一带,翻越铁丝网,到达香港,又戏称为“扑网”。其实,这种网很难翻过去,探照灯、哨岗和警犬都是致命的危险。

●二是走西线,即是从蛇口、红树林一带出发,游过深圳湾,到达今天的元朗。这条线也难走,因为要到达这里就很不容易,水面上安排了许多民兵巡逻,控制相当严密。

●三是走东线,就是大鹏湾水路,即在惠阳和深圳之间,距离香港十多公里的水面,要借用自制的橡皮艇才能闯过去。这里海浪很大,很多人淹死。

走东线的人,首先要去惠阳,然后走十多天的山路,才能到达海边。后来抓偷渡的封锁线甚至移到广州的大沙头,这里是广州的水运客货站。

大逃港到大开放

■谢勇华 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曾有年长的朋友回忆当年珠江作为泳场的盛况:无数市民在一泓江水中强身健体,口号喊得分外响亮;但那个年代,其背后的真正原因大家都清楚:为了可能发生的远行。

不清楚究竟有多少人最终凭借一身好水性,踏上了远去的行程;也不知多少人最后成功抵达了目的地,又有多少人在路上永远消失,却至死也不愿回到自己熟悉的土地。

自从国门封闭,逃离就从未停止。原宝安县第一书记李富林曾说,从1949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逃港潮一直屡禁不止。细观这绵延数十年的“潮流”,其中几次高峰,皆与国内形势相关:

据深圳官方统计数字显示:第一次高峰是在1957年前后,时值人民公社化运动,一次外逃了5000多人;第二次高峰是1961年,饥饿当道,一次外逃人数就达1.9万人;第三次高峰是1972年,外逃2万人;第四次是1979年,撤县建市初期,有7万多人沿着几条公路,成群结队地拥向边境线,伺机越境。

读涂俏女士所著《袁庚传》,印象颇深的是袁庚初到蛇口时,见到那片可以遥望彼岸的海水中,浮沉着逃港遇难者的尸体,他们的头颅甚至被当地大胆的青年当球来玩耍。

然而,在某种意义上,正是这些逃离者推动了历史的发展。1977年11月,复出后的邓小平视察广东,广东省主要领导把逃港事件作为恶性政治事件,捅到了邓小平的面前。据说,邓小平沉默良久之后说了两句话,一句是“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另一句是“此事不是部队能够管得了的”。两句话让广东地方领导百思不得其解:政策有问题——莫非政策要变?

当一切开始回归常识,当人的正当需求被重视,变化就这样发生了。

1978年四五月间,国家计委副主任段云率团考察港澳,回京后向中央建议,把靠近港澳的广东宝安、珠海划为出口基地。中央同意,“说干就干”,广东省委也迅速行动。与广东省不谋而合的,还有香港招商局提出的建立蛇口工业区的方案。

其后的事情,中国人都已十分熟悉。1980年8月26日,中国经济特区正式诞生,中国大变革的洪流从此一泻千里。困扰广东几十年的逃港偷渡现象,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

而逃港者曾经汹涌,继而消失,现在归来——正是这些颇具戏剧性的转变,为改革开放的动力做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注脚。

大逃港震动习仲勋邓小平放权大开放

1978年7月,刚刚到广东任第二书记的习仲勋第一次视察,就来到了逃港最严重的宝安县。他考察罗芳、莲塘之后,来到沙头角。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韩冰   编辑: 刘延清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