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逃港潮:浅浅海湾浮沉着遇难者的尸体
2009年10月19日 13:20金羊网-新快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好好炼身体日后去香港

当时在广东偷渡,按方式可分走路、泅渡、坐船3种;按路线,则有东线、中线、西线之别。

从陆上偷渡要到达边界,要翻越铁丝网,闯过禁区,而这一地带正是当地政府防卫的重点。陆路偷渡艰难又危险,只有年轻人才有此勇气。

泅渡,就是从海上游过去,这要水性好。虽说偷渡者一般都带有汽车轮胎,但在大海中游泳危险很大,溺水身亡的事时有发生,于是有人就发明了在珠江里“练兵”。据老人们回忆,在那个时代的广州,群众常常自发去珠江中练习游泳,其目的就是为了在日后“逃港”中用得上。不少孩子从小便被家人灌输“好好炼身体,日后去香港”之类的思想。

坐船,则相对而言较安全,但带有集团性质,出了事问题较严重,而且要付一笔不小的费用,但为“逃港”也只有在所不惜了。

香港影评人列孚就是当年的偷渡者之一。36年前,广州向这个插队知青关上了回省城的大门。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1973年5月31日凌晨,他和当时的女友、现在的妻子,一头扑进深圳河,手脚并用地去了香港。

为了这次冒险之旅,他还专程回广州,跳进白鹅潭附近的珠江里训练。“一到广州,我才发现,几千个人都在那里游泳,谁也不能说我游泳就是为了去香港。”

“河很窄,二三十米而已。”他不知道河的对岸是不是香港,这个地点是他随机选定的。“我必须确定我真的是双脚踩在香港的土地上,心里才会踏实。”若干年后,列孚说他是在“赌博”、“碰运气”。

列孚逃港的年代,正值国内文革期间。逃港之风有增无减,一些饱受迫害的知识分子和知名人士也加入到偷渡行列。著名音乐家、中央音乐学院院长马思聪因饱受凌辱,铤而走险乘船逃离内地,偷渡到香港,然后秘密转道赴美国。1967年1月19日,全港报纸头版报道了这一消息。不久,一场以广州知青为主体、长达10年的逃港潮就拉开了序幕。

多看书的梦想实现

回溯逃港者的历史,70年代的那次逃港潮其实很普通。既没有上万人的集体闯关,也没有香港方面的“大赦”,甚至连内地一方都没有布置大规模的“反外逃”行动。但许多人的命运仍由此改变。

当时的香港,对偷渡者其实并不拒绝。因为他们工作卖力,要求又低,正好为香港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列孚到香港后,开始寻找工作。他租住了一个很小的房间,租金900港元。他在香港的第一份工作是扛煤气罐,底薪600港元,还有小费,比底薪还高,1000多港元。

另一名广州知青梁立人,为了接触到他从小热爱的戏剧,在电影院找了一份带位员的工作。半年后,在亲友的支持下,考上了无线电视第一期演员训练班。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很快就被发掘,开始转行做编剧,并一发不可收拾,几十部叫好又叫座的电视剧,为梁立人赢得了香港“金牌编剧”的头衔,到香港多看书、多看戏的梦想终于实现。

一次扛煤气时,列孚扭了腰,工作不能再干了。同学的妈妈知道列孚喜欢写点文章,介绍他到一家报馆工作。半年后他在报纸上看到邵氏公司招聘配音演员的启事,便去报名。结果考中,成为一名配音员,一年后又转行做了编辑。1979年,他离开邵氏公司,揣着4年来积攒的七八万港币,加上同人入股,创办了《中外影画》。他现在的身份是资深传媒人和影评人。

上山下乡的亲身经历,对苦难和拼搏的切身体会,成为不少逃港者宝贵的精神财富并善加运用。不少人在香港立足之后,从社会最底层做起,艰苦奋斗,不仅慢慢融入主流社会,而且成就了很多“财富神话”。有人曾统计,在排名前100名的香港富豪中,有40多名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从内地移民过去的,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非法移民。曾宪梓、黎智英等人的财富之路,就是从那个时代到香港开始的。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韩冰   编辑: 刘延清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