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尔宝瑞:一不留神成大师 无限深情塑伟人
2009年12月01日 10:39数字中国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小平踏上了香港

1996年,中国革命博物馆伟人蜡像馆的创办人章默雷邀请尔宝瑞做蜡像,其中之一就是邓小平。

尔宝瑞工作室里。尔宝瑞聚精会神地工作,他偶尔一抬头,与邓小平蜡像的目光对视,“他仿佛要给我说话,当时我都感到特别震惊!”

邓小平的亲属看过蜡像的照片说,太像了,神韵特别好!内心世界刻画得更好!是所有邓小平蜡像中最好的!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洗雪百年国耻,喜迎香港回归》大型展览在中国革命博物馆举行。在香港夜景中,邓小平深情地眺望着香江……

“太像了!”参观的人群排成长龙,纷纷上前与邓小平蜡像合影。

“我的双手塑造出的伟人,打动亿万观众,这是我最幸福的时候!”尔宝瑞看着沸腾的人群激动了。

尔宝瑞记得,在上海,几个小学生看到邓小平蜡像后打赌:“这不是蜡像,是真人在这里站着呢!”一个小学生跑到跟前,在蜡像前晃了一下手,他是在看“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会不会眨眼睛。

“哪怕坐着轮椅,也要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这是邓小平的心愿。但是,就在香港回归前夕,这位曾经为香港回归倾注了满腔心血的世纪伟人与世长辞,留下终生遗憾。

2007年6月28日,为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香港奥海城举办了《恭迎小平蜡像莅港暨红旗检阅车展出》大型展览会。

“小平,您今天真的站在香港的土地上了!”中国伟人蜡像馆馆长章默雷在展览会上的致辞激起经久不息的掌声。章默雷向香港赠送了邓小平蜡像和邓小平在1984年建国35周年巡礼时乘坐的A01-343红旗检阅车。

香港居民争睹伟人风采。“很像他本人,不仅形似神也似,尤其是眼神……”黄自演艺学院院长邹允贞看到邓小平蜡像说。他认为小平没有完成看香港回归的心愿,非常可惜,这次算是完成了伟人的心愿,让他“亲眼看看”香港回归以来的变迁。

无限深情塑伟人

德国慕尼黑街头。几位中国人被一份当地报纸上的两幅照片吸引住了,一幅是邓小平,另一幅是一位中国人忙碌工作的情景。他们来自中国军事博物馆,经过询问,才知道报纸上是邓小平的蜡像照片和蜡像作者尔宝瑞。军事博物馆负责人来到天津,看到了尔宝瑞为上海陈云纪念馆做好的***、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邓小平、陈云组像,不由交口称赞,当即决定聘请他为伟人做蜡像。

上海甲秀里7号,原是蔡和森、向警予夫妇的住所。1924年***来上海工作,借住在这里。前厢房是***夫妇的卧室兼书房:书桌前,***一身灰色长衫,侧着身子,一手握笔,一手捧书。杨开慧穿一件白色毛麻中式棉袄,坐在床沿前,一手抱着岸英,一手推着床前的摇篮。摇篮里,6个月大的岸青正在酣然熟睡。这是尔宝瑞创作的一组蜡像,是***当年生活的生动写照。

尔宝瑞创作的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陈云、鲁迅等100多尊蜡像被全国各地纪念馆和红色教育基地收藏。

“人们越熟悉的人物(做蜡像)难度越大,尤其是跟人民命运紧密相连的人,人们会越挑剔,如果把这些人做好了,让中国人满意,这才是真正的水平。”尔宝瑞说,“做伟人像,你要走进他那个时代,了解他的思想,走进他的内心,再加上对他的感情,这样才能产生真正的艺术!”

2001年,天津市政府授予尔宝瑞“津门新绝”艺术称号。

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他“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尔宝瑞说:“我不认为蜡像艺术的水准外国人说了才算,我实现的是一个中国人对艺术的理解,是一个中国人在艺术上的抱负,要把中国艺术提高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高度上。”

2007年,兴安盟派人找到尔宝瑞,希望他能在自治区60周年大庆前为乌兰夫做蜡像,安放在他曾经办公的地方。尔宝瑞痛快地答应了。

解放初期,尔宝瑞的父亲在张家口当俄语翻译时,曾经与乌兰夫谋面,尔宝瑞没少听父亲说起过当时的情景。更令尔宝瑞感动的是,“文革”中,乌兰夫为了保护当地干部群众,上书中央请求不要在内蒙古划成份。

尔宝瑞设计了一个场景:通讯员走进乌兰夫办公室送文件,正在批阅文件的乌兰夫抬起头,慈祥地看着他……

尔宝瑞说:“我觉着乌兰夫对通讯员的感情,实际上体现了他对人民的感情。这个作品表达了我对乌兰夫的敬意!”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刘延清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