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名回国远征军老兵险未获出境通行证(图)
2009年06月03日 11:40广西新闻网 】 【打印已有评论0

“第三次回国的感觉真好”——记北流籍远征军老兵钟云清

5月30日下午,在孙子钟益有陪同下,广西北流籍远征军老兵钟云清缓缓走过畹町口岸。“如果不是因为抗日战争,我可能会在北流乡下,安安静静地当一辈子的农民。”钟老说,“这次回国,感觉特别好。”

炮声震碎农民梦

1918年,钟云清出生在北流一个贫苦农民家庭,9岁开始启蒙读书,后因家庭经济困难弃学务农。

1937年,卢沟桥的炮声和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打破了他当一辈子农民的愿望。国难当头,他被抽去当壮丁,从此扛起枪杆,离别家园,奔赴抗日战场。他最先在李宗仁的部队训练了半年,接着开到第五战区,参加了著名的老河口战役。

获“铁脚士兵”美称

钟老坦言,初上战场,他曾经很害怕,敌人的枪声一响,他的手就微微发抖,子弹常打偏。打过一两仗后,再听到枪声,就觉得跟鞭炮声没多大区别了。

在第二次长沙大会战中,他小露了身手。当时,日军的马队疯狂地冲过来,中国军队被冲得七零八落,他用步枪射倒了敌人的一匹马,然后刺死了那个从马上滚下来的日本兵。

打了几仗后,钟云清很快完成了从农民到士兵的角色转换。从长沙到江西宜黄的长途行军时,许多士兵都受不了急行军之苦,但他的脚不但没起血泡,而且始终健步如飞,部队长官称赞他是“铁脚士兵”。在宜黄作战时,他显示出了好枪法,团长拍着他的肩膀说:“小广西,可以成为神枪手了。”

1943年,中国远征军驻印军补充兵员,他被调到昆明,编入新38师,随后乘飞机到印度受训。因为射击技术好,三个月训练结束后,他被提升为上士班长。

大反攻时争夺缅甸密支那机场,是钟老参加的最后一次战役。后来,他被提为少尉管理员,被安排到八莫看守军需仓库。抗战结束后,他从电话中得知部队要开拔回国打内战,就偷偷地脱离了部队,从此留在当地。

思乡心切回国寻亲

留在缅甸的中国士兵大多生活得很艰难。刚开始,钟云清也不例外,在乡下老家种田的本领根本派不上用场。不过,他毕竟是个勤劳且有头脑的人——他向正在处理军需物资的美国兵买下一些军服、军鞋、毛毯、蚊帐,调到中缅边境倒卖,再把中国的日用杂货运到缅甸销售,一来二去积累了原始资本,生意越做越红火。

1989年,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之后,思乡心切的钟老想起了北流老家的亲人。凭着头脑中依稀尚存的有关家乡的记忆,钟老自己回国一路寻找,居然找到老家,见到了家乡的两个哥哥、一个妹妹等亲人。回到缅甸后,他跟北流的家人还保持通信联系。几年以后,钟老渐渐发现收不到来自北流的信件了,拨打老家亲人的电话,也总是无法接通。就这样,钟老跟家人又失去了联系,但他心中时刻都在思念着家乡的亲人。

2002年,云南省腾冲县政府邀请一些远征军老兵回国。但这次回国,钟云清心里既高兴又遗憾:他和8名老兵应邀来到了腾冲以及云南昆明等地方,但因为种种原因,这一次并没有安排他们回老家。

再次续上亲人佳音

今年3月,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孙春龙去缅甸采访,得知钟老的情况后,在自己的博客上公布了钟老的家庭地址以及寻亲情况。4月21,玉林人李先生联系孙春龙,说自己已经与钟老的家人取得了联系。5月初的一天,钟老接到来自北流老家的电话,中断多年的联系终于又续上了,他激动得一夜都没合上眼。原来,前些年,缅甸跟中国的邮件往来不太正常,北流家人很久没有收到他的信,也纳闷不已。

钟云清的胸前挂着一枚纪念章,那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于2005年联合颁发给他的。此前,他把它当宝贝一样珍藏着。

钟老有7个儿子、3个女儿,家庭条件很不错,孙子钟益有在缅甸开采玉石。

钟老说,以前在缅甸,不敢说自己当过兵,只能夹着尾巴做人,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如此荣耀地回国。

相关链接

部分广西籍中国远征军老兵简况

1.梁中武,壮族,从广西入伍后调拨云南昆明受训,不久随军开赴前线,是西南运输大队副大队长。日本投降后到缅甸当阳,后死在儿女家。

2.李铨,苗族,在当阳娶傣族妻子,住在大洪山光豪社房内,无子女。

3.陈华清,又名陈高人,苗族,黄埔军校十五期未毕业,妻子是云南人,两人老死在当阳,抗战时期的经历不清楚。

4.叶树礼,抗日战争老军人,早已病死。

5.周贵,壮族,参加新一军到印度受训,后由加尔各答步行回缅甸到八莫。

6.凌刚,苗族,妻子是云南傣族,日本投降后,携家眷到当阳谋生。

(缅甸华侨张望于2006年搜集)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1918年   远征军   老兵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唐志强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