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思忖“书卷气”的缺失
2009年02月08日 18:01光明网 】 【打印

针对社会实际,区别不同情况,对缺失了“书卷气”的某些知识分子存在的一些明显有悖社会道德规范的消极之气,这里大致概括为以下几种情况:

1、官气吞噬了书卷气。知识分子做官,本是一种增强领导素质、提升领导水平、体现科学精神的有效手段和明智举措。但是少数为了官的知识分子,一戴上官帽,便立刻吸收了客观存在的某些消极东西,指手画脚、颐指气使、独断专行、官官相护、甚至贪污腐败。

2、商气侵蚀了书卷气。知识分子经商,应当是知识化、信息化、科学化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将知识化为生产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但是在踏上了经商之路的知识分子中的少数人,坚持“人无横财不富”的不良心态,尔谀吾诈、不讲诚信、欺瞒哄骗、见利妄为,有的甚至助推了社会犯罪向“高知化”发展的趋向。

3、金气改变了书卷气。君子爱财,本是天经地义、无可指摘的事情,但爱财必须取之有道、取之护道,这是做人起码的人格良心体现。但是在现实社会拜金心理的驱动下,某些知识分子,对金钱持顶礼膜拜的态度,想方设法搞钱,惟利是图谋事,不惜用伪科学、假科学来混淆视听欺骗群众,甚至利用手中掌握的由国家大量投资的报刊来敛财、捞钱。

4、俗气代替了书卷气。人的社会性,指的是人依附于社会、进步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根本属性,并非指是人就一定要步入世俗、沉陷世俗、庸俗愚昧。但是在某些“勾兑”之风盛行的地方,人们不难看见,现代社会中某些冠冕堂皇的知识分子,将“知识就是生产力”的理念变成了“关系就是生产力”,人云亦云、口是心非、投机取巧、阿谀奉承、表里不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致力于关系“勾兑”,依附于权势和钱势。

5、怨气抵消了书卷气。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人生识字糊涂始”,指的就是知识分子由于有知识、有文化,极容易发现现实生活中的不平之事,因此也极容易产生怨气。一旦产生了怨气,或消沉颓废,或消极悲观,或牢骚满腹,或一概否定,甚至个别人还会因厌世情绪铤而走险,其“书卷气”便会随之逐渐弱化。因此,毛泽东曾经写下了不朽的诗句:“风物长宜放眼量”。

综上所述,对于知识分子概念的客观认识,以及对于知识分子队伍现实状况的科学估价,都必须遵照马克思主义关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认识原理,既不能一概而论,也不应一视同仁。

2003年8月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观点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