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左派思潮弥漫中殃及池鱼的儒学
2009年04月28日 23:00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打印已有评论0

四曰同为天民也。破除家界,直隶于天。《礼运》所谓女有归也。

五曰公营生业也。此近世所谓社会主义,即《礼运》所谓货恶其弃于地,不避藏诸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不必为己。又《春秋》所谓天地所生,非一家之有,有无当相通是也。

六曰博爱众生也。戒杀放生,《玉藻》所谓君子远庖厨,凡有血气之类,弗身践也。又《繁露》曰:至于昆虫草木莫不爱不爱,何足谓仁。故孔教之仁与佛同道也。

七曰同止于至善也。改良人性。[52]

在阐述了孔教的现在和未来之后,陈焕章强调昌明孔教的迫切性,这也是建立孔教会的根本原因。首先,大多数中国人虽然已是孔教徒,但缺乏自觉,所以要让他们“知本”。其次,孔教虽然已经很完备,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必须改良。特别是革命之后,教义中不适合于时代的需要“更变”。变更并不意味着背弃,他说,国外的大学无不读经,而中国学校废除读经会使人“不知孔教为何物”,相当于“焚书坑儒之祸复现于今日”。再则宗教是文明人必有的信仰,所以不承认孔教是宗教就好像是驱“中国人为无教之禽兽”。不仅如此,近世哲学盛行而神权日渐衰落,孔教以其理性主义之特质而特别适合于当今世界。对于中国人而言当务之急是废除那些真正的迷信活动,而使之恢复到以报本尊亲为要务的孔教中来,恢复自宋明以来不断薄弱的宗教情怀。这样就能为这纷乱的社会提供价值支持,并使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有一共同的信念,以“保教”而达到“保国”、“保种”的目标。

陈焕章具体地反驳了几种流行的反对孔教观点,强调昌明孔教完全没有弊端。比如,针对有人认为倡导孔教将导致教案的说法,陈焕章认为近代教案出现的关键是晚清政治的腐败,而且也不能因为别人一指“仇教”就放弃自己的信仰,这是典型的崇洋媚外的做法。而关于昌孔教和近代政教分离的关系,陈焕章认为中国历史上并没有出现过孔教与国家政权之间的冲突,而中国社会是建立在孔教之上的,“孔教之全体,言政治者至少居其一半”,所以要将孔教划出政治之外,除非完全抛弃中国文明。[53]坚信建立孔教可以挽救现实政治的弊端。

陈焕章还强调孔教并不会成为科学的障碍,就像西方的宗教并没有阻碍西方科学的发展一样。对于孔教阻碍思想自由、信仰自由之间的说法,他指出现在的情况是许多人以信仰自由为名剥夺了信仰孔教的权力。而“孔教甚大,故能兼容诸教而不相碍也。是故释道回同处中国千余年中,并无教祸。盖普天下万国,其信教之自由最古最久者,莫如中国也。”

陈焕章还提出了在当时的条件下如何发扬孔教的具体办法。其中包括:

一:“遍立孔教会”

二:“特立教会籍”。中国人自古以来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所以并无国籍。而孔教也没有教籍。而“凡入会者,皆为入教。当注名于教会之籍,注籍之费,务取其轻,以普及为主,拟无论男女在十六岁以下者,收银五分,十六岁以上,收银一角。”[54]

三:“特设教旗”,为黑白赤三色,象征三统三世之意,并在白色中画一木铎。

四:“孔子纪年”。

五:“徧祀上帝而以孔子配也”。

六:“学校皆祀孔子也。”

七:“学校讲经也。”

八:“来复日集众讲教也。”凡孔教会设有专门的讲员,以清代讲“圣谕广训”的办法讲解孔教经典。

九:庆祝孔子诞生纪念日。

十:“以教会主吉兄之礼”。“今拟凡孔教会中人,皆以本会之知礼者主持一切典礼。庶将来可以养成一种礼学专家,而于化民成俗之得道焉矣。”[55]

十一:发愤传教。

陈焕章对孔教仪式的想法主要来自于基督教,但从实际的效果而言,虽然孔教立为国教的请愿活动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但这种仪式化的孔教并没有落实在民众的具体信仰活动之中。毕竟传统儒家是偏向理性而与一般意义上的宗教有很大的距离,因而读经等活动可能会产生效果,但以孔教的仪式来取代佛道和基督教的仪式性活动,则难以为一般民众所接受。

在1916年的孔教国教化的活动失败之后,孔教会继续在舆论和教育方面作新的尝试。如1917年孔教会在北京创办《经世报》,陈焕章任总经理兼总编辑。1923年,北京孔教大学正式开学,陈任校长,这所学校的宗旨是“昌明孔教,培养通儒”,张琴、林纾等被聘为这所学校的讲师。在经历了曹锟政权的短暂顾问生涯后,逐渐从主流的政治界退出。

目前我们在讨论民国初年的孔教会的制度创新的实践的时候,主要的着眼点集中于孔教和袁世凯、张勋的复辟的关系和国会关于将孔教立为国教的争论上,但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陈焕章在重建孔教的制度化努力的意义。后来的新儒家又放弃了制度建设上的探索而转向“超越性”的宗教意识的探索,几乎是主动放弃了儒家重新制度化的努力,这些都无法使儒家真正在百姓日用之中得到体现,从而使儒家的制度价值归于虚无。这些都是我们反思百年儒学所走过的道路时必须认真思考的。

<<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