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洪伊的事使段祺瑞与黎元洪闹僵了,于是请来徐世昌调解。徐世昌哪边也不得罪,摆出一副公允的姿态,两边各打五十大板,提出孙洪伊和徐树铮同时免职。黎元洪自然明白自己不可能取得最后胜利,打个平手也就满意了,但却不知段祺瑞意下如何,于是又转请许世英向段祺瑞提这个方案。
许世英时任交通总长,不仅是段祺瑞的同乡,而且两人有金兰之好,是段祺瑞的亲信。他在和段祺瑞下棋的时候委婉地说出了徐世昌的建议。段祺瑞考虑良久,说:“你去对黎黄陂说要免丁世峄一起免。”
于是,孙洪伊、徐树铮、丁世峄先后被免职,事情暂告一段落。
1917年2月,段祺瑞和黎元洪因为对德国问题再次产生尖锐的冲突,并导致了两人之间的彻底决裂。
1917年2月3日,美国宣布与德国绝交,于是段祺瑞和黎元洪一致赞成对德宣战。首先,在2月9日,内阁通过了对德国潜艇政策提出抗议的决定。这是中国对德国采取的第一个外交步骤。
3月3日,在段祺瑞的主持下,内阁会议又顺利地通过对德绝交案,次日,段祺瑞率全体阁员到总统府请黎元洪在对德绝交咨文上盖印。黎元洪却一反以前赞同的态度,拒绝盖印。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原来,黎元洪走的是亲美路线,美国对德绝交,他自然紧随其上。而段祺瑞是亲日派。美、日帝国主义都希望通过促使中国参战而取得在中国的霸权。于是美国一旦发现中国参战对日本的好处远大于己,马上就改变主意,不再支持中国参战。
段祺瑞气势汹汹,黎元洪却以不变应万变,支支吾吾加以拖延。
“这么说,大总统是反对对德绝交了?”
“这个,我的意思是,这是大事,需慎重考虑。再者,绝交是宣战的先声,如今各省军人大多反对参战。在做出决定之前,也应该统一军界的意见吧?”
黎元洪的话激起了段祺瑞心头的无名之火,他顶撞道:“军界的事,无须总统操心,大总统只要盖印即可,其余的事自有祺瑞应付。”
黎元洪则任段祺瑞无论怎么说,仿佛泥菩萨一般,死活不吭声。
黎元洪不盖印,段祺瑞便使出杀手锏,撂下挑子乘专车出走天津。协约国公使纷纷表示关切,北洋军人也来凑热闹,要求挽留段祺瑞。黎元洪无计可施,叹口气说:“外交上的事就由段总理主持,只要国会通过,我将依法办理,决不加以干涉。”
3月6日,段祺瑞在副总统冯国璋和众院议长汤化龙的劝说下回到北京。3月14日,北京政府宣布对德绝交。
绝交之后自然是宣战,段祺瑞担心的是军人的态度,于是急电各省督军进京商讨。各省督军原本不少人反对宣战,因为他们害怕让他们派兵作战,从而损害自己的实力。段祺瑞明白他们的心思,于是就明确告诉他们,宣战无须出兵,中国派遣劳工去欧洲即可。各省督军一听,心上的石头落了地,于是纷纷表示服从总理的意志。
4月25日,督军会议在京召开。各省督军和代表一致赞成段内阁外交政策,并在写有“赞成总理外交政策”的纸上签了名,给黎元洪施压。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作者:
刘革学
编辑:
蔡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