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孙中山民族革命实践的悲剧意识看近代民族凝聚力的思想误区
2009年04月26日 16:11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已有评论0

作为传统民族凝聚力的民族精神,诚然有很丰富的内涵,包含着非常积极的因素,但也不可忽视,由于特定的民族历史背景,使中华民族传统凝聚力的意识里,不可避免地包含了非常强烈的严格“血统”的“华夷之别”观念、强调汉文化至尊的“大汉族主义”、渲染民族复仇意识的“爱国精神”。而且也正是特定的民族历史背景,使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意识里,难以摆脱一种极强的封闭色彩:频繁的外族入侵,在强化了民族自立自强意识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强化了“非我族类,必存异心”的华夷对立观念;而始终保持的文化至尊地位,在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滋长着“唯我为大”、“唯我独尊”的自大封闭心态。不能否认,在古代历史背景下,传统民族凝聚力的积极意义非常突出,而在进入近代以后,则以它的封闭特征使其消极色彩明显表现出来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要看到进入近代以后,中华民族不仅是受到西方列强的强大武力侵略,而且受到远胜于己的资本主义近代文明的巨大冲击。这种文化冲突更导致民族卑屈心理的日益见强,无形中就不断削弱和否定着“大汉族文化”至尊优越的意识。而再欲以这种意识作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内容,则显得虚弱苍白、甚而是滑稽可笑的了。再者,正是中西文化的巨大差距,使处于民族危机下的中华民族其所面临的选择,不仅仅是如何将侵略者赶出国土;而更重要的是,必须要进行一场社会变革,才能使自身在当时已是资本主义瓜分狂潮正盛的世界局势中得以生存。这一社会变革又由于中西文明的差距使之付出的代价是巨大而惨痛的,中国必须要奋力挣脱封建主义那古老而坚实的绳索束缚才能走上近代化的道路。这一点决定了从旧时代带来的一切思想和观念,都必须经过改造和更换才能适应这新时代的挑战。而作为传统民族凝聚力的意识和观念,由于其本身不可避免的封闭色彩,使之不能再完全适用于近代社会:强调了“华夷之别”,强调了“汉文化至尊”,不仅仅是排斥了西方先进文明的影响,而且是在自我封闭中将封建主义更完整地保留下去;强调了“种族对立”,强调了“民族复仇”,也不仅仅是忽视了真正的民族矛盾,使帝国主义侵略下的民族危机不能解脱,而且也严重掩盖了近代民主革命中反对封建主义的重要内容,从而使自身更为封闭起来。近代社会变革所需的精神应以开放、变通为特征,因而,传统民族凝聚力的封闭色彩,使之与近代社会的变革氛围格格不入,难以融通。

为什么中国不能象西方那样,可以以复兴古典精神来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创造近代文明呢?这在于中西古典精神的形成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因而风格各异。作为西方古典精神的精萃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由于其海洋文明的特性,使开放性、变通性更强,这与近代社会变革的精神特性容易融通。而从农业文明、以及频繁处于外族侵扰下所形成的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则难以摆脱其更注重稳固不变,封闭自守的特征,这与近代社会变革所需的精神特性则相去太远、难以融通了。所以,在进入近代以后,包括孙中山在内的一批批近代改革先驱者们,意图要依靠传统的民族精神来增强民族凝聚力,都没有收到乐观的效果。反而因为某种程度上过分的强化和渲染,使之成为改革运动中一种具有惰性的破坏力,从而引致民族意识更加颓废,民族凝聚力更加淡化。辛亥革命后的现状正是如此。

那么,中华民族凝聚力在进入近代以后的出路是什么呢?这乃是一个十分棘手、尚须不断探索的难题。但笔者认为有一点应要引起注意的:就是“观念转换”的重要性。近代是一个“文化转换”阶段,搞“近代化”需以“观念转换”为重要前提,因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是截然不同的思想范畴,旧的沿袭和温和的调整都不能适合新的社会变革。所以必须要在对民族传统精神的扬弃更新上,建立起一套适应于近代化的新思想、新观念,来重塑民族凝聚力的主体意识,才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恢复民族自尊自信和自立自强的意识,重新增强民族凝聚力。孙中山“民族革命”的实践恰恰是忽视了“观念转换”的重要性,没有注重先以新思想、新观念“开启民智”来作为民族革命的基础,乃企图以传统的“凝聚意识”来发动一场近代的民族革命,又再期望可“以革命开民智”,结果是民智未开而革命的成功也只成昙花一现。没有与封建主义的彻底决裂,民主建政必成一纸空文,这正是孙中山民族革命实践的悲剧。对失败的反思,才使孙中山及其追随者深悟“开启民智”乃是近代民主革命必不可少的一步。辛亥革命失败后不久出现了震撼人心的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正是近代改革者们在痛苦反省中所作的一种积极探索。

由上述可见,孙中山“民族革命”实践的悲剧揭示了一个严峻的事实:进入近代以后,强烈的民族危机和中西文化上的巨大落差,已导致民族凝聚力的严重淡化,而试图仍以传统的民族精神来强化民族凝聚力的作法也告幻灭。由此给近代中国人提出了一个艰巨的新课题:必须要在开启民智、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且勇于作民族理性反省的基础上,对传统民族精神进行“观念转换”的改造重塑工作,然后才可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的唤起民族自觉、重新的振兴民族意识和重新的增强民族凝聚力,从而使中华民族重新自立自强於世界先进之林。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王力平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