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赫鲁晓夫的改革结束八年后,中国也拉开了社会改革的大幕。二十七年来,中国的改革取得了极大成就。经济发展快速,社会事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综合国力增强。但是,改革的成绩并不能掩盖改革的缺陷。改革的缺失如果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就有可能葬送正在进行的改革。社会腐败、三农问题、国企改革、贫富差距、教育和医疗改革等等,都在困扰着我们的改革。而“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政治体制改革,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国社会改革的进程。虽然赫鲁晓夫的改革是一场不成功的改革,但失败的改革却能为成功的改革提供借鉴。那么,我们会从赫鲁晓夫的改革中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
首先,赫鲁晓夫的非斯化和中国的非毛化,虽然为改革打开了思想禁锢,但却未能深刻反思产生斯大林和毛泽东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原因,没有对产生专制主义的土壤进行彻底清理。特别是赫鲁晓夫,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揭露和批判斯大林的罪行,而却认识不到产生斯大林主义的根源。可悲的是,赫鲁晓夫的改革事业正是被复活了的斯大林主义所埋葬。水泥能够封住装有尸体的棺材,但却封不住他那幽灵般的思想。
其次,赫鲁晓夫没有涉及到政治体制改革,正是官僚体制和它所产生的腐败引起了人民群众的不满,从而阻碍了改革的进程。历史事实证明,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否则,就不可能取得改革的成功。而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前提条件,就是人民成为改革的受益者。人民在改革中得到权力,人民在改革中得到实惠。只有如此,改革才能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选择。
我们反思中国和世界历史,就是要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赫鲁晓夫的悲剧纵然有他个人的和时代的因素,但改革的路径将他引进改革的死胡同,却也是悲剧产生的重要原因。
评价赫鲁晓夫改革
一.改革失败的原因
1.没有创新的科学理论,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路线。改革涉及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涉及国家发展方向和命运,因此需要强有力的科学宏观规划和正确的指导思想,在具体实施和操作过程中有相应的政策和配套措施。赫鲁晓夫上台后,缺乏对高度集中政治体制的科学认识,也缺乏对苏联具体国情的认识,更没有创新的科学理论,因而不可能制定出科学的指导思想和路线,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又以行政命令代科学方法,这就决定了改革的不彻底性,没能触及到问题的实质,因而改革也仅仅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没有从根本上破除这一模式。
2.对斯大林的态度评介的不全面,引发消极的后果。苏共二十大及其后对斯大林的批判,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在国内,一部分人热烈拥护,一部分人激烈反对。在国际上,被资本主义国家所利用,成为攻击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工具,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还借此掀起了反苏、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浪潮。资本主义各国共产党人不知所措,不少人“失望”退党。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动荡不安, “波兹南事件”、 “匈牙利事件”连接发生。在苏共最高领导层内,一些人对此甚感忧虑,并对赫鲁晓夫的内外政策及其言行日益不满,在1957年还发生了反对赫鲁晓夫的所谓“反党集团事件”。这些对于苏联的改革是非常不利的。
3.改革并没有触动原有体制的基本框架。对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赫鲁晓夫首先采取了精简管理机构,裁减冗员,下放企业的措施。1957年春,工业和建筑业管理体制进一步改组,但这次工业改组并没有改变国家与企业的隶属关系,企业仍没有经营自主权,却导致地区本位主义抬头,使全国经济宏观失控,工业增长呈现下降的趋势。这次体制改革并不成功,只是以一种行政管理取代另一种行政管理,并未触及高度集权的计划管理体制本身。在农业方面,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组机器拖拉机站为技术修理站,把全部农业机器卖给集体农庄,这种结构改革本身具有积极意义,使劳动者与先进技术、先进工具结合起来,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由于在短时间内采取“一刀切”的办法,结果又走向反面。
4.改革缺乏事实求是的精神,提出不切实际的口号。赫鲁晓夫从主观愿望出发,以加大对农业投入的方式,在原来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进行大规模垦荒和玉米种植。开垦荒地初期颇见成效,但到60年代初却弊端毕露,不仅浪费大量人力物力,且助长了粗放耕作,粮食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更为严重的是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垦荒的成果没能巩固下来。对于玉米的种植,苏联很多地区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不宜种植,“玉米运动”很快以失败而告终。60年代初,农业改革已呈全面失败之势,给国计民生造成极大危害。
同时不切实际的口号也给苏联带来极大的危害。在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的大会上, 赫鲁晓夫正式提出要通过“和平竞赛”,在按人均产品产量方面“今后15年内不仅赶上并且超过美国”。在苏共二十一大上,他宣布“社会主义在我国已经取得了完全彻底的胜利”,苏维埃国家已进入了“大规模展开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时期”。在苏共二十二大通过的新的《苏共纲领》和《苏共章程》中,又声称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无产阶级专政在苏联已经不再是必要了”,苏联“已变为全民的国家”,苏共“成了全体人民的党”。这种不切实际的口号,带有极大的盲动和急躁,在国内造成极大混乱。
5.独断专行,搞个人崇拜。赫鲁晓夫上台不久,苏联的党政大权又集中到他一人身上,对赫鲁晓夫个人崇拜也开始了,在他70岁生日时,苏联几乎重演了1929年斯大林50岁诞辰的那一幕。后来苏共中央在对赫鲁晓夫的责难中说:“苏联报刊沉湎于日益频繁的报道赫鲁晓夫的活动,并对他大加溢美,1963年全国性大报共刊登了他的120幅照片,1964年头9个月竟至140幅。相形之下,当年斯大林巨照载之极端也不过一年只有10—15次。” 这种独断专行,个人崇拜的结果践踏民主集中制,破坏了社会主义法制,影响改革的进程和深入,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最终也被苏共撤销其职务。
赫鲁晓夫当政期间的改革,只是在原有体制的框架内进行的小修小补,而这种旧体制在苏联又是根深蒂固的,这就决定了这场改革必然是不彻底的。加之,赫鲁晓夫的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而且主观主义,急躁冒进,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许多改革措施未经论证和试验就急速推出,结果造成混乱,导致改革失败。
二.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
(一)积极的一面
(1)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客观上打破了对斯大林的迷信,也冲破教条主义的禁锢,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政治上平反冤假错案,为迫害者恢复名誉,为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2) 解决粮食问题,具有相当的现实性,符合苏联社会需要,农业改革上削减农业税等措施具有历史进步性。 在工业方面,他采取了一些下放权力、精简管理机构的措施,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留下宝贵的经验。
(3)苏联的改革促进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一些国家经济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走向比较现实的世界政治立场,各国开始承认建设社会主义可有多种模式,有利社会主义的发展。
(二)消极的一面
(1) 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认识,其改革缺乏理性思考,随意性强,在作法上急于求成,忽视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其改革措施大多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未能深入到这一体制模式的根基,因此无法与旧模式决裂,也无法防止斯大林现象的复活,经过一阵局部的改革,最终仍然维持了传统体制。
(2) 赫鲁晓夫作为斯大林时代的人,受思想水平所限,对个人崇拜的揭露和批判较为肤浅,未从制度上究其根源。对集权化的领导体制缺乏分析,其更多的是批判斯大林个人品德的过错,而使其批判不彻底。这种做法造成人们思想上的混乱。此外,在东西方冷战的格局下,过度否定斯大林在客观也加剧了西方反苏反共的恶浪。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
蔡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