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出一孔的管仲陷阱:解读中国专制历史的钥匙
2010年01月03日 14:41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共有评论0

特别补充一下:带来结构性通货膨胀的"收买"体制实际上也是某种程度上的”利出一孔“,其所收买的不仅是已经在体系内的那些人,还有大批在外面削尖了脑袋想挤进这个体系里来的人(收买这些人倒不需要花费分文,只要给他们一个令他们艳羡的景象,和给他们一点点希望。),收买效应远比看起来要强的多。所以常常出现一种有讽刺意味的局面:特权阶层中偶尔有人士由于良心发现等原因要改变现有机制,而还在下层苦苦奋斗要爬上这一阶层的人反倒大多是现有机制的铁杆支持者。诺思真是天才,制度的规模效益递增和路径依赖,可以说是解释了很多历史问题。本人也是如同醍醐灌顶。一套看起来很不合理的机制为什么事实上却有远远超出预估的生命力?答案就在这里。制度的规模效益递增和路径依赖,这也从理论上解释了为何很多看起来合理的改革根本无法施行。结构性通胀,是无解的难题,除非是凤凰涅盘般的浴火重生,由于制度的规模效益递增和路径依赖,想在现有体系上进行任何有效的改革都只是徒劳的幻想。

一直有一个谎言在国内流传,说俄罗斯是因为分了国有企业才造成了经济崩溃。事实根本不是如此。苏联在经济上其实早已经破产,只不过由于高压控制而使得很多危机暂时没有完全暴露出来而已,苏联一崩溃,经济上的破产局面就暴露无疑。而由于由于苏联体制本身的腐朽,很多官员趁着崩溃的混乱通过巧取豪夺的手段获得了大量所谓的国有财产。同时人民由于生活贫困,同时也缺乏市场经济的知识,把手里分到的股票贱卖了。而某些旧官僚借机收购这些股份,大发横财。所以祸根在苏联,而不是俄罗斯的改革。

在中国,有太多的谎言。阻止老百姓正常的思考。天天讲苏联解体的教训,又有多少人了解苏联解体的真相?你可以到俄罗斯和东欧去问问:有几个人怀念苏联?(我们要承认,有不少俄罗斯人怀念那广阔的国土,俄罗斯人对土地的贪婪那是举世闻名的,但绝对没有几个人怀念苏联那套体制)可以说苏联解体对他们大多数人而言是大快人心的事情。但是改革也不是田园诗般美妙,俄罗斯的改革走了太多的弯路,民主传统十分脆弱。长期的落后的政治体制下对人们思维和行为习惯的毒害,使得民主建设成为一项艰巨任务(就连叶利钦自己都曾经炮轰议会,强迫议会屈服于他的意志),直到今天,俄罗斯仍然徘徊不前。

把国有企业的股份分给全民,完全是一件正确而且正义的事情。俄罗斯是突变式地进入市场经济,他当时连股票市场都没有,从一片空白中突然建立起另一套全新的经济体制,从而产生了混乱;而我们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市场经济改革,完全可以避免这种情况。个人以为可以采取股票基金的形式,将国有企业的股权打包,然后分割成基金份额分给大家。可以直接在现有的证券交易平台上转让交易和派发红利。

上将高尔查克这部电影大家看了没有,这部电影在俄罗斯拿了去年的票房冠军。这部电影代表了俄罗斯现在的主流价值观。俄罗斯人自己都认为改革是正确的事情(当然不否认改革过程中有不合理的事情,但这也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前苏联那套官僚体制,而不是改革本身)倒是某些人自作多情地一厢情愿。对俄罗斯改革进程的别有用心的歪曲解读,在中国蒙蔽了很多人。如果说使中国的改革延迟了十年也不为过。但正如林肯所说:你可以在某些时候欺骗所有人,你甚至可以永远欺骗某些人,但你无法永远欺骗所有人!

苏共可以说是唯一一个在自己的葬礼上大发横财的政党。它为什么能大发横财?正是因为苏共的官僚特权和不公正不透明的暗箱操作体制。难道这些官僚在这之前就不是在享受着特权?当普通百姓为了一小块面包都要排队或凭票时,他们在特供商店里享受着充裕的商品供应。改革之际,他们利用权力将自己的特权一次性变现而已,这也要归咎于改革?不管如何,至少改革以后苏联不再有特供商店。老百姓也不再只有在官僚体系里往上爬才有希望获得高质量的生活水平。很多人别有用心把造成俄罗斯后来的悲惨局面推到改革身上,把崩溃前苏联描绘得贴了金一样。难道苏联人都是傻子?如果不是搞得生活都过不下去了他们会冒着生命危险走上红场面对坦克?如果不是苏联的威信在国内严重衰落士兵们会倒戈而站在人民的一边?前苏联的保守官僚可是发动了政变来挽救苏联的命运的,但是这些高高在上官老爷发现他们根本得不到支持,苏联那套体制和他们自己都已经被人民抛弃!俄罗斯的改革有挫折和教训,但是俄罗斯后来悲惨局面的罪魁祸首不是改革,而是苏联!

多年以前,林语堂先生曾经这样评价某些国人:本身就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利益每天都在受到侵害,却具有着统治阶级的意识,要在动物界找到这么愚蠢的东西几乎不可能。这句话放到今天,还是何等的刻画得入木三分。

<< 上一页12345678下一页 >>
依附者   管仲   制度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徐惠君   编辑: 石立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