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不明白在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银贱钱贵”现象
2009年11月15日 15:54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共有评论0

在动荡不安的时代,特别是在内乱外患较为严重时期,在遭受自然灾害袭击之后,商品经济陷入严重混乱时期,社会对贵金属的需求就会发生很大变化,战争和自然灾荒迫使人们将金银器皿、首饰和珠宝变成货币,将贮藏的金银取出来以便招募兵员和换取救命的粮食和衣物,这样一来,加入货币流通之渠的贵金属就会突然增多,形成供大于求的局面。与此同时,社会对于作为贵金属符号的辅币(例如铜钱)不但不会因为战争和自然灾害而减少,反而由于战争破坏了商品流通,原来的铜符号在较小的买卖中的流通速度相对减缓,便会显得相对不足。因此,社会对它的需求便会随着战争与自然灾害的程度加重而增长。金属货币价格变化犹如粮价波动,首先决定于生产成本,其次是社会的供求关系。当粮食丰收的时候,供应比较充足,粮价一般在生产成本附近徘徊;当出现自然灾害的时候,一方面受生产成本增加的影响,一方面受供求关系的影响,粮食消费缺乏弹性,处于紧张状态,价格必然大幅度增长。一言以蔽之日:战争和自然灾害能急剧改变社会对贵金属及其辅币的不同需求,从而影响二者的比价变化。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非常明确地指出:贵金属价值的变动的纯经济的原因,必须归之于生产这些金属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的变动;同时也承认在古代社会,政治事变曾经对金属价值的变动发生过重大的影响;而在近代社会战争等政治事变也仍然起着“局部的暂时影响”。[13](p146)

战争造成的社会动荡与自然灾害袭击导致的商品经济破坏在道光、咸丰时期一而再,再而三地对中国市场上的银钱比价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且反复验证了“杰科布定律”。1841年8月2日(道光二十一年六月十六日),黄河在开封附近溃堤而出,大水很快包围了开封城。在此以前,开封市的银价通常是“一千六七百文”。8月4日,也就是水围开封的第三天,开封城内“银价骤减,每两易钱一千文,复减至八九百文,较平时几减至大半,粮价腾贵,米面俱增一倍,蔬菜全无,城市几于罢市”。第六天,开封“银价愈降愈下,甚至每两只肯换钱六七百文,是银贱钱贵,较平时相去倍而又倍。以极难得之钱,买倍贵之物”,民生困难异常。一个月后,严重受灾的开封为解决制钱流通的困难,为解决“银贱钱贵”问题,不得不采取行政措施,强制征收钱铺的制钱,来缓解金融混乱的压力[14]。这次局部地区的银价大幅度跌落就大的环境来说,发生在白银外流时期;具体到开封来说,被洪水包围之后,白银无法流入,制钱也不可能大量外流。“银贱钱贵”,显然不是银钱数量变化造成的,实际上与市场混乱,商品流通遭受阻断有密切关系。这种情况与林则徐在陕西看到的情况是类似的。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安庆,顺流而下的消息传到北京,立即引起一场金融大恐慌,导致北京银价大幅度跌落。3月25日,御使陈庆镛奏报说:“贼匪自武昌窜入安庆,京中民心纷纷,日甚一日……自二月初,闻内外城银铺关罢者,每日有五六号或十余号不等。及今日有罢至四五十号。查银价数日前每两换制钱二千一二百文,继则每两换制钱一千六七百文,日内止换一千余文,甚至有银无处可换。”同日,其他官员也报告说:银票与银锭的持有者纷纷到钱铺挤兑制钱,使“银价顿贱,军民无钱可换,市井日用突然不便。”[1](P342-345)对于北京市场来说,仅仅是一条太平军占领安庆、有可能北窜的消息,就使“银价顿贱”,几天之间,从每两换制钱2200文,下跌到1000余文,可见政治动荡对市场经济的巨大影响,这显然不是北京白银绝对数量的大幅度增加造成的。

总之,林则徐不懂得“岁歉粮贵之时,银价必然下落”的深刻道理,是很正常的。在弄不懂的情况下,林则徐在奏折中如实地记录了西安在1846年发生的银价大幅度跌落的事实,认为银价“忽低忽昂,不能预料”,并留下了“其理亦不可解”的困惑。他的态度是实事求是的,这种政治品质是十分优良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无论在任何时代,官员都应该保持这种正直、诚实的政治品格。

<<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王宏斌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