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圣先师:孔子
2010年01月18日 16:36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共有评论0

仁政德治孔子的政治思想可归纳为仁政、德治。仁政是施政原则,仁者“爱人”(《颜渊》),仁政亦主张以爱人为最高职志。他说:“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君子学道则爱人。”(《阳货》)都以爱人为统治者的主要职能。仁政包括两大主题:成全和不忍,这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思想在政治领域的具体运用。孔子继承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注],认为国家的建立并不是为了统治者的淫乐,也不是单纯地为了推行礼乐和刑罚,而是为了人民的普遍幸福,他要求统治者必须立足于人民的利益,让他们人口繁衍、财富增殖、知礼明乐,过人丁兴旺、丰衣足食、秩序和谐的文明生活,此即“庶、富、教”、“博施济众”的政治理想,充分地体观了一个仁者的成全之心和生养之德。孔子还认为“性相近,习相远”(《阳货》)。因此主张政治应从根本作起,加强教育,实行礼制,诱发人们的向善之心,提高人们的个人素质,实现各阶级、各阶层的和谐相处:“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阳货》)人民素质提高了,刑罚也就成了多余的设施,因此他反对“齐之以刑”(《为政》)、“刑罚不中”(《子路》)和“不教而杀”(《尧曰》)的作法,向往“胜残去杀”(《子路》)的太平盛世,充分体现了他仁者的不忍人之心。

德治强调统治者的个性修养,主张让有崇高道德修养的人来治理天下。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政》)如果是一个修养很高的统治者跃居大位,那么人们自然敬眼,天下自然大治。在衡量统治者有德无德时,孔子提出了“正”的概念,首先要求统治者从自己作起,做好榜样。“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颜渊》)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国家就像个大家庭,家长必须子爱下民;国家又像个大学校,官员必须作下民的师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上位者喜欢什么,提倡什么,都是天下风俗无言的导向。只要统治者立身正、处事正,天下就没有行邪的,因为“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懂得这个道理,认真做好榜样,就可收到“子欲善而民善矣”的效果,否则,榜样不好,虽天天声嘶力竭地叫喊正直,廉洁也不起作用。其次是统治者运用行政力量端正世风,整顿秩序,此即“正名”思想[注]。正名的具体内容即矫正礼坏乐崩的颓俗,使社会秩序重新回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的轨道上来,恢复奴隶制等级制度。因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子路》)名分不正,秩序不清,社会就处于混乱之中,因此,德政的任务理所当然应端正名分,不仅使各级统治者自己明白职能与权限,而且也使社会不同阶层的诸色人等明白自己的身分和位置,各尽其职,各行其事,共同在社会大舞台中扮演和谐的喜剧。

君子人格孔子的伦理观主要体现在对“君子”人格的推崇上。孔子的伦理观是建立在他“仁义礼”统一的哲学思想之上的,在他看来,人是具有人性的,社会应该是和谐的,故需要仁;社会分成阶级、阶层,各阶级、阶层应该是有等级的,故需要义;要充分地贯彻仁和义,社会应该是文明的社会,故需要礼。凡是顺应历史的潮流、满足社会的需要、符合现实的价值尺度的人格,就是合理的,就被他誉为君子,否则就是小人。仁、义、礼成了划分君子、小人的分水岭。他说:一君子去仁,乌乎成名?”(《里仁》)又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卫灵公》)君子既是仁者,又是义士,还是“说诗书、敦礼乐”的文质彬彬之士。君子有很多高尚的道德修养和优雅的为人处世原则:“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宪问》)“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同前)君子是人间美德的实践者,小人是世间卑污的集中表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卫灵公》)“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季氏》)“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宪问》)“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等等。这些刻画和论断,无不闪耀着智慧的灵光和正义的火花,成为中国人民千古以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座右铭!

孔子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他出生平民,长而执教,虽曾步入仕途,位至卿相,但与世卿们相比,他的政治生涯,真若流星闪现,转瞬即逝。孔子的一生又是伟大的一生,他苦学成才,见识卓越,为救世救民辗转奔波。他百折不挠,以天下为己任的忘我精神,被当世贤者赞为替天行道之“木铎”(《八佾》)。他高风亮节,知识渊博,道德人格,更是令人折服不已!他一生从教,弟子三千,形成了我国历史上最古老、最有影响的儒家学派。他修订六经,托古见意,成为后世研之不穷的圣经宝典。特别是他那宏大的思想体系,实际的人生哲理,更成了后儒演绎不尽、汲溉千古的精神源泉……。

颜回曰:一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焉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蔑由也已!”

(《子罕》)

<< 上一页11下一页 >>
孔子   曲阜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舒大刚   编辑: 石立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