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院校在苏联历史和政治斗争风浪的正反面记录中,一直是榜上有名的。苏联的权威著作和官方舆论把这所学校与苏联政权的巩固和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发挥了“钢铁长城”的作用。在《苏联军事百科全书》里对这所学校有过这样的记述:这所学校的“政治委员、政治工作干部和学员们都树立了英雄主义、忠于革命利益和苏维埃祖国的崇高榜样。共产党员们在同托洛茨基分子、季诺维也夫分子、布哈林分子,以及其他反对列宁主义的派别的斗争中,是党中央的可靠支柱”。能到这所院校学习的人,均非等闲之辈。一般青年人都把能到这个学院学习看成是无比自豪的事,就像当初中国进步青年争先恐后地到黄埔军校去一样。均由一流的“国际型政治家”组成和控制的共产国际领导把蒋经国送到这里来学习深造,可谓用心良苦。
托尔马乔夫军政学院教学以社会科学为主,课程有苏联共产党历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工人运动史和民族解放运动史、马列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是一所政治性很强的学校,党政工作、军事教育学和心理学在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在当时,对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建设和政治工作干部的培养途径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后来的蒋经国在台湾党政军中地位的日趋上升也完全运用了在这里所学到的理论。
从此,“党军”的思想在蒋经国的头脑中生根。根据教员的讲授,蒋经国认识到一个不容争辩的“真理”——在军队中,“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要非党群众绝对信仰执政党”,军队中政治部的任务是:决定政治工作的全部计划和实施,以保证战斗的胜利;使每个参战人员都明白战斗的政治目的;政治部要特别注意党员的分配,要保证到处都有党的影响。党在军队中是最为神圣的,党权是高于一切的。这些思想在他后来回国从政实习期间得到了发展。在主办三青团中央干校和从事青年军政工作中,他就利用各种场合和一切机会去发展所谓“忠党爱国”的人,即使文娱活动的时间也不放过。文娱活动中的积极分子,必须要绝对信仰他的“理论”,无条件服从他的调遣,否则即为“共党嫌疑”。他不折不扣地把在这所院校学来的信条——“使到处都有党的影响”——落实在他统治下的一切领域之内。
军校教育的另外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培养对领袖的忠诚。学校反复对学员指出“列宁不仅是苏联人民和布尔什维克党的伟大领袖,而且是全世界人民的伟大领袖”——这是保证布尔什维克掌握军权的重要前提,学员必须真正认识到并且接受这个“颠扑不灭”的真理。当时的蒋经国,对此深信不疑。当时在人们的心目中,列宁和苏维埃政权是密不可分的,能在列宁身边工作过,是非常荣幸和令人羡慕的,蒋经国也有着同样的心理。由于有心,关于列宁的私人警卫战士李富清的事迹,蒋经国几乎能够倒背如流。在李富清给蒋经国叙述的与列宁在一起的往事中,列宁的平易近人和关心部属及由此深得人民拥护和爱戴的情节,蒋经国记忆尤深。这件事也给了他不小的影响。日后蒋经国在赣南的微服出访、体察民情;在台湾横贯公路现场奔走于大山险境之中,时常出现在工人中间,进行鼓动,不能不说与此时他在这里受到的教育有关。
蒋经国在列宁格勒托尔马乔夫军政学院的学习,为他日后在国民党的政治生涯中奠定了极好的基础。当时,苏联共产党和共产国际对于他在校期间的学习与所谓的政治表现也无可挑剔。
(资料来源:《蒋经国与蒋纬国》 作者:张树德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作者:
张树德
编辑:
蔡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