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传到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学生愤怒了。他们烧毁了蒋介石的肖像,一致通过了给武汉革命政府的电文,要求严惩“革命的叛徒、帝国主义的帮凶”蒋介石。
蒋经国面对这个严酷的现实,为父亲的作为难堪,也感到受了羞辱。他意识到自己必须改变对蒋介石的态度,可这并非容易。蒋经国接受的是中国儒家教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等传统的伦理纲常构成了他的道德观。此刻要与父亲“划清界限”,站在“全世界的革命人民”一边,那就是说,他也要去声讨亲生父亲。最终,经过激烈而又痛苦的思想斗争,蒋经国登上了主席台,对蒋介石公开进行声讨。
摇摇摇摇蒋经国在声讨蒋介石的演讲中说:“我是一个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团员,在这里我正是以青年团员的身份表示我的态度,我不是以蒋介石的儿子的身份讲话的。”他又说:“蒋介石作为一个革命者,他已经死了,他已经走向了反革命。蒋介石是我的父亲,曾经也是我的革命朋友。现在他反革命了,反革命就是我们的敌人。以后他是他,我是我,我仍跟着革命走。”
过了几天,蒋经国又发表了一个声明,这个声明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1927年4月24日,汉口《人民论坛报》也登载了蒋经国的公开声明,全文如下:
“蒋介石的叛变并不使人感到意外。当他滔滔不绝地谈论革命时,他已经逐渐开始背叛革命,迫切盼望与张作霖、孙传芳谋求妥协。蒋介石已结束他的革命生涯,作为一个革命者,他死了!他已走向反革命,并且是工农大众的敌人。蒋介石曾经是我的父亲和革命的朋友,他已走向反革命阵营,现在他已经是我的敌人了。”
可以看出,蒋经国当时的举动确出于挚诚,并非违心所为。几年的留学生涯,他的思想意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成为一名颇为合格的共青团员和准布尔什维克。至于后来在他身上又发生的180度大转变,则是另有它因了。
列宁格勒军事学院的“武装”
自从蒋经国发表声明,向世人表示了他与父亲蒋介石划清界限的政治立场之后,他得到人们的认同,而且更加受到人们的尊敬。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中山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处境尴尬。过去,美丽漂亮的苏联姑娘曾把这些中国留学生当成中国未来的领袖群,频频向他们以目传情,暗送秋波。而现在,他们处处遇到的都是鄙视、轻蔑的目光,几乎落到“人人喊打”的地步。中山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在街上行走时,经常会有人朝他们愤怒地呼喊:“可恨的蒋介石!”“该杀的张作霖!”真是“恨屋及乌”。而蒋经国却未曾受到如此冷遇。
1927年7月,中国政局又发生了出乎苏联共产党领袖斯大林和共产国际意料之外的事件。曾被斯大林定性为“革命政府”的中国武汉政府与被他定性为“反革命政府”的中国南京政府实行“合流”,形成一股强大的反革命势力,共同对付革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由于这一原因,苏联共产党及共产国际决定遣返国民党籍的中国留学生回国。然而,对于蒋经国,由于谴责反革命的父亲有功,非但未被遣送回国,而是根据其表现,在中山大学毕业后,被保送进培养高级军事指挥员和政府干部的列宁格勒工农红军托尔马乔夫军政学校深造。
按照当时共产国际的理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要推翻或消灭无产阶级的敌人——资本主义世界,就必须要有强大的军队,而优秀的军事干部则是建设好军队的决定性因素。此时此刻,为全世界输送无产阶级革命干部的伟大使命就历史地落在世界无产者的祖国——苏联的肩上。因此,苏联在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同时,花费和动用了很多人力和物力去发展军事工业和培养军政干部。列宁格勒的托尔马乔夫军政学院,就是直接为这个目的而服务的。
作者:
张树德
编辑:
蔡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