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德为统一所付出的代价
2009年11月05日 18:04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共有评论0

英法联手,先天不足

撒切尔夫人属于那种在外交上极为精明强硬的领导人,1989年11月9日,竖立在两德之间的柏林墙被推倒后不久,科尔与撒切尔夫人曾在巴黎会面,科尔告诉她,“谁也无法阻止人们决定自己的命运,你也没有这种能力。”当时,撒切尔夫人情绪失控,她反驳科尔,“这只是你的看法!”因此,密特朗最初也想到了与英国领导人联手反对德国统一。

密特朗依据法、苏、英联手对付德国的传统思路,利用 12月8日欧共体首脑会议的机会,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会外单独会谈,希望取得共识。密特朗向撒切尔夫人通报了基辅会谈的情况,强调戈尔巴乔夫的态度比预料的更为强硬。

撒切尔夫人附和道,“科尔根本不懂得欧洲对德国统一有多么敏感……德国越来越想统治欧洲,我们得经常会晤来抵消德国的力量。”密特朗表示,德国统一进程的加速确实是非常危险的。密特朗强调,“法国和英国应当建立类似 1914年和1938年的特殊关系。”撒切尔夫人颇有同感,“如果让德国人控制局势,那么,他们就将统治东欧。其他国家应当联合起来避免这种事态的发生。”

虽然密特朗在对付科尔加速德国统一方面又找到了一个知音,但是在当时,欧洲建设和法德和解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而英法两国在历史上的联盟还从未有过这么长的时间。而且英法两国在战后关于欧洲建设的问题上矛盾重重,英法联手反对德国将使得欧洲建设的前景更加扑朔迷离,这对于法国来说今后的外交战略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因此,当撒切尔夫人请密特朗共同商讨法英联合对付德国的条件时,密特朗表示,他不愿意以硕果累累的欧洲建设换取空洞无物的英法联盟。他认为,欧共体的进一步一体化是制约德国的更为有效的办法。沉醉于权力政治与均势外交传统的撒切尔夫人对此极为失望。

反对不成,顺水推舟

密特朗看到美国实质上大力支持德国的统一,而苏联领袖戈尔巴乔夫有意作壁上观,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虽然在反对德国统一的问题上与法国有最大的相同立场,但是英法两国长期以来在欧洲建设和大西洋两岸关系的问题上矛盾不断,难以精诚合作,何况集英法两国之力也难以阻挠德国的统一。同时,密特朗也深知法德结盟的重要,这既是欧洲安全的基础,也是制衡美国霸权的关键。与其螳臂当车,不如顺水推舟,因势利导,促进欧洲的统一,将德国的统一消融在欧洲的统一之中。密特朗苦思冥想后向科尔提出了同意德国统一的先决条件 “以马克换东德”——德国同意放弃马克、实行欧洲单一货币,从而把德国经济完全融入欧洲经济。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的有识政治家就在思考如何使法德两国永久不再发生战争。法国推动欧共体一体化发展的背后,一向隐藏着以联合为名、行限制德国之实的深层战略考虑。这也成为密特朗应对德国统一和欧洲战略的基础。在其他的手段都行不通的时候,密特朗力图趁德国变得不可驾驭之前,以欧共体的经济、政治一体化和共同防务的综合机制牢牢拴住德国,从而使统一后的德国成为“欧洲的德国”,而不致使欧洲成为“德国的欧洲”。当时的东欧剧变已经有了初步结果,波兰和其他东欧国家将倒向西方,密特朗也希望利用波兰和德国之间的边界问题来进一步限制德国。

于是密特朗在国际上大造声势,对科尔施压。早在1989年12月10日法苏首脑基辅会晤中,密特朗就表示支持戈尔巴乔夫提出的召开欧安会35国会议,以确保欧洲战后边界的不可侵犯性的建议。1990年 3 月5 日,密特朗同访法的捷克斯洛伐克联邦议会主席杜布切克取得共识,主张尽快签订一项国际协议,以确认奥得—尼斯河边界线的“不可变更性。”3月9日,正当波兰和西德围绕边界问题激烈争吵之际,法国邀请波兰总统和总理访问巴黎,明确支持波兰关于德国应无保留地确认现存德波边界的立场。一时间,西德舆论抱怨,法国的所作所为仿佛是20年代针对德国的法波同盟和小协约国又复活了。

综合权衡利弊,德国为了争取法国的支持和维持法德特殊关系,减少周边国家的阻力和猜忌,最终全部答应了法国的要求,这也算是法国外交一个充满喜剧色彩的胜利。总的说来,法国在德国统一中失去了不少,所得也不少。失去的是那些非本国国力所能单独保有的特殊地位,得到的却是实实在在的欧洲统一和欧洲建设成果,权衡得失,德国统一与欧洲统一的捆绑战略对法国还是利大于弊。

法国的“大西洋——欧洲派”政治家所开创的欧洲一体化建设和戴高乐将军倡导的法德和解则使得法德两国终于摆脱了几百年以来的地缘政治矛盾。法国虽然在二战后再也不是欧洲大陆头号强国,但是法国通过法德和解、法德特殊关系、欧洲一体化的建设和大西洋—欧洲联盟框架有效地保证了自身的安全和发展。法国在西欧联合的进程中,德国统一的进程中,在欧盟一体化建设的进程中都能拥有分量不轻的发言权。而且对于法国来说,在一个开放与平衡的政体中,允许决策者犯一些错误,而不至于将这些错误累积起来,产生倾覆性的后果。建立在欧洲一体化与法德和解基础上的新的联盟体系和外交观念淡化了欧洲传统外交那种赤裸裸的权力政治风格,使得法德两国都可以通过以合作求安全,以合作促发展,而不必通过诉诸最极端的手段——战争来谋求国家利益,这是法德两国在二战后的最大收获。

<<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李寒秋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