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北大荒知青纪事(4)
2009年03月28日 15:44凤凰网专稿 】 【打印已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20050721凤凰大视野北大荒青春纪事——老干部平反复出兵团知青面临城市的呼唤

解说:林彪事件后,中共中央开始给老干部落实政策,一批文革初挨过整的领导干部,重新安排工作,许多人复出后首先考虑的一件事,便是尽快改变在乡下子女的命运。

聂幼犁(上海知青):凡是老干部一解放,你吧,后来你就想,马上就知道,而且只要我爸一解放,北京青年最神,我爸一解放,行了,哥们喝酒吧,熘熘蛋、烧茄子,喝,喝了以后,肯定走了。

吴永成(北京知青):有人走了,如果大家都不走,铁板一块都在这儿干,我觉得大家都一样嘛,就没有比较,就干下去了,但有人先撤了,可能就动摇军心了。

黄一丁(北京知青):城市的召唤,而不是荒野的召唤。

解说:当干部子女兴高采烈地扑打着翅膀,纷纷从乡间飞走,千百万知青大军仿佛一下子清醒过来,“落实子女政策”风,让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知青,在一年中通过各种关系,离开的就达几千人,而每一个干部子女的离去,都会给必须留在这片土地上继续坚守的人,一次不小的心理地震。

北京知青王舒平,曾与一位女知青发生了朦胧的感情,在暗恋许久之后,他终于和心上人有了一次短暂的约会。但也就在这段初恋刚刚开始时,他就得知了一个令他心碎的消息。

王舒平:不久她父亲来了,我觉得能在文化大革命,还能到兵团的父亲,肯定是没倒的小官,或者是还行吧,还有一定活动能力吧。来的时候就听说他要带她走,当时她在食堂门口,犹犹豫豫地走来走去,我觉得好像是在等我,但是我就站在门口,狠狠地瞪了她一眼,转身就走了。

我觉得我唯一的那一点希望也没了,什么上大学、参军,我根本没想过,我知道那些离我很远,根本不是我该得到的事情。但是这一次,我想了很久,而且又那么幸福地来了,又走了,第二天早上她就跟她爸爸走了。

陈晓楠:之后再见过吗?

王舒平:没有,从此再也没有。我结婚的时候曾经到上海去过一次,我就站在那个苏州河边,就跟她说,在心里,我结婚了。其实我都不知道她的门牌号码,也不知道,但是我执意要去一趟上海,其实上海没什么好玩儿的,但是我执意要跟我老婆说一下,我要去上海,她说那就去吧。

去了之后,我把她安排在旅馆里,我说我出去一下,出去一下,我也不知道,我就觉得应该跟她告一下别,结果我跟上海告了一下别,就站在苏州河边,我说我结婚了,不再想你了。

解说:面对七十年代初一批知青迅速的离去,国家的宣传工具解释说,由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国家每年要有一些知识青年到工厂工作,参军,推荐上大学,即招工、招生、征兵,所谓的“两招一征”。

1970年,作为试点,中央批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招收工农兵学员,1971年2月规定经过劳动锻炼两年以上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可作为招工对象,但人们都知道,这些政策只会青睐少数表现突出,或有家庭背景的知青。

陈晓楠:当年知青们平静而单调的生活当中,他们说唯一能产生震动的,就是某个知青的离去,哪怕是悄悄地离去。那个时候如果有一个人能够离开,那就像是在一个堤坝里抽掉了一块砖,虽然这个堤坝不会为之崩塌,但肯定会为之一震,它会晃动很久,慢慢地才会归于平衡。

而这一震在知青们心里搅动的时间可能要达到一个月,甚至几个月,才能渐渐地归于平静。他们回忆说,当年看着那些可以离开的知青,坐着车在这样的土路上扬长而去,除了深深地深深地羡慕,没有其他的可能。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