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星期,敌第三及第十一师团,已在沪北吴淞一带登录,国军亦增援四个师,仍企图争取主动,于8月24日发动总攻击,旨在消灭敌桥头堡阵地,亦未能见效,以后攻击只能采取夜袭方式。淞沪战役历时约三个月,正面敌军有六个师团及附属部队,亦曾发动总攻击四次,阵线移动一般在5公里之内,所以寸土必争,双方死伤惨重,国军所受损害又远逾于对方。此为八年抗战中唯一一次之大规模的阵地战,今后再无类是大部队集中于一个小地区作战之事例。
在此期间,蒋介石虽亦顾及华北战事,但其主要注视力则集中于淞沪战场。自8月20日之后即自野战炮即可以全部支持步兵。9月之后,国军空军即因损失惨重,只能在夜间出现。德顾问法肯豪森(Alexander von Falkenhausen)8月29日之报告已谓战地制空权全在对方之手,所以日炮兵观测员可以用气球鸟瞰国军阵地,国军之整个部队牺牲者,有9月7日宝山失守时之姚子香全营600余人,9月18日又有秦庆武之全团殉难,其他部队之死伤一般均在一半左右。
战后何应钦称:“此一时期淞沪会战国军表现最为突出。日军先后使用兵力达20万人,持续进攻历时约十周之久。国军以劣势装备凭血肉之躯拼死抵抗,每天都要增援一两个师补充伤亡。十周之内我军消耗竞达85师之众,伤亡官兵33.35万余人。”
从现已公布之蒋日记看来,淞沪地区作战无全盘计划。最初蒋希望以优势兵力消灭敌之据点,此计未酬,他即下令严守1932年第五军及第十九军在128战役之防线,逼近黄浦江西岸,此阵线被突破,他再扼守罗店、大场、蕴藻浜之线,距原阵地仍不过五之十公里。凡此在精神上不与不放弃“寸土尺地”之原则背离,他从未作敌方可能使用之兵力及进攻目标之判断,本军防守期间之预计,全面反攻计划,次一步之战略防御,和总预备队之区处与控制。从日记文字看去,这一切均为经考虑。
有如:“自23日倭寇在狮子林、小川沙镇与张华浜各处强袭登陆以后,我67师进攻川沙不利,罗店为敌占领,吴淞线又被突破,我军遂转入被动地位矣。”(1937年8月31日)日记内无争取主动之表现。
及至左翼胡宗南之阵地被突破,他又写下:“我抗战决策既定,沪战虽稍有不利而心神仍泰然也。”(1937年9月8日)也仍缺乏次一步之打算。
即使阵地被突破他也只能施行局部之逆袭,谈不上反攻。如是坚持近三个月,终有11月5日对方新组成之第十军下辖三个师团在杭州湾登陆成功。此举显然出蒋意外。前述德顾问8月29日报告,尚主张“长期抵抗宜永久依托上海”,并指称日军企图在江浙各处登陆,不过佯动性质,其目的在“转移我视线,使我向各该处分遣兵力”。而蒋自己更沉湎于敌方“常备兵总额17个师团全部调来尚且不敷”之一观念,不料日本动员立即及于预备役,在江浙地区可能使用之兵力达30万人,凡第101师团及第114师团之番号均为常备役之所无。所以蒋介石在上海地区集结兵力迎战,可能出敌不意,而敌之对策亦出蒋之不意。
敌方在金山卫登陆之后,蒋之反应见于次日日记,有云:“保持战斗力持久抗战与消失战斗力维持一时体面两相比较喜田以前者为重也。”(1937年11月7日)这一段更暴露他缺乏预筹战略上第二线防御之计划。如有此计划,此间之体面问题根本不应考虑,撤退已毋庸踌躇。
日记更有一段:“苏州河南岸以兵力使用殆尽,不能不令撤退,但并非为金山卫登陆之敌所牵动。惟藉此战略关系,使敌知我非为力竭而退,不敢前进,此乃于将来战局有利也。”(1937年11月8日)
源于他自己所谓积极想法,蒋介石经常在失意时安慰自己,有时不免在日记中自圆其说。此时他希望对方将他的总退却看做侧翼行动之后果,而并非正面实力不支。其实此间区别,亦难蒙哄熟练之军事家。倒是今日我们看来,更可以窥见当时主帅蒋介石未及考虑情况尚在彼掌握时自动后移进入第二线阵地,利用有利地形及生力军抵抗,而必候至山穷水尽时被迫后撤。
总退却令于11月9日下达,此时敌军已迫近松江,于是国军整个崩坏。《李宗仁回忆录》有云:“各军仓皇后撤,加以敌机日夜轰炸,人马践踏,秩序大乱,大军数十万竟越过钢筋水泥所建的苏嘉国防线阵地而不能停足。阵地上虽有坚固的堡垒,退兵因一时找不到钥匙,不得其门而入,竟一一放弃,溃退之惨一言难尽。”
其实“找不到钥匙”亦不过是奔溃时官兵支吾之辞。大兵团在敌前退却,为军事上最高度及最难能的技术。即是训练成熟之部队,素质一致,彼此有信心,也须绵密的部署,经过演习,方能希望行动不脱节,维持必要之秩序,断无在不执行佯动,不指定掩护阵地,不派遣收容部队,不部署通信联络,和不预筹兵站补给之情形下达成期望。从蒋介石日记及其他有关文件看来,以上各种举措可能全未施行,即有执行亦不过挂一漏万。
日军登陆后施行大小迂回,占领嘉兴、松江,又以汽艇横渡太湖,直逼溧阳,更以一部兵力出安徽,经由广德、宣城及芜湖完成其对南京之大包围,蒋对此出奇制胜之策划不表示惊羡,反以轻蔑态度在日记中写出:“倭军所惯用者为奇袭与包抄而已!”(1937年12月6日)这种矜持的态度也只表示其缺乏对策。
日记表示蒋个人倔强不服输之个性,但不能表示其思想绵密与逻辑上前后一致。空军曾以飞机94架分五批轰炸南京。蒋当日日记云:“敌寇以为反复轰炸,可以逼我迁都或屈服,其实惟有增强我抗敌之决心而已。”(1937年9月25日)然则不出两月国民政府即于11月20日正式宣告迁都。
淞沪之败在于蒋介石不知兵?
淞沪之攻防战损害过重,非中国可能担负,南京应早放弃,而不应作装饰门面之防守,此等错误日后为政敌用以攻击蒋介石之口实。史迪威及李宗仁均以此等等差池与过失,作为蒋介石不知兵之明证。
即是同情于蒋氏之读者,至此亦难为之解说,他不是已经说过对付日本不能孤注一掷,应当有第二线及第三线等阵地?他不是已经说过长期抗战越久越是有利?何以他自己不顾前言,作不较厉害的牺牲,招致无从整补的损失,并且以“维持一时体面”构成作战之用意之一,因不避虚名而就实害?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黄仁宇
编辑:
蔡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