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柱华:就是没姓易的,再说易旅讲易旅,易旅的,人家都知道易旅,所以那兴易很危险的。
解说:当时,只有收养易柱华的“堡垒户”夫妇,才知道孩子的真实身份。
陈晓楠:武城之战易良品率领新7旅攻占武城县城,打开日军监狱,营救了三百多名抗日志士和民众,这一仗易良品的部队缴获了日军大量的物资,连后方工厂医院呢,都开了洋荤,吃上了从日军仓库里缴获的鱼肉罐头洋白面。八路军撤出武城之后,日军曾派大批的高级军官和技术人员,回到现场考察,研究八路军的攻坚战,和“炮楼坐飞机”的爆破技术,来总结教训,加强据点防守。
解说:抗战爆发后为培养军事人才,八路军129师师长刘伯承和政委邓小平,曾在山西黎城县上下窑村组建了随营学校,开学典礼那天,讲台下坐着一千多名学员,当学员们看到走上讲台的校长竟然是粗放、威猛的易良品时,无不惊讶。原来易良品虽是放牛娃出身,却在红军时就打下了牢固的文化功底。
易珠玲:他有个老战友那时候跟他一块儿就教他,那个每天学三个字,这三个字不仅要会认,还要会讲,还要会用,还要会写。他就是如果不完成这个任务的话,就不完成认这三个字的话,他就觉也不睡。
解说:易珠玲曾听母亲说起过,父亲打仗之余还有另一个雅好。
易珠玲:他很喜欢照相,不知跟谁学的,反正他能照,也喜欢照,那时候留下不少照片。有一些呢就是当时战争完了以后啊,我姨就把它放在一个铁盒里,埋在地下,又怕敌人给搜了去,结果有些受潮了,就已经没有了。
解说:易珠玲手里的这张父亲的照片,是当年易良品送给老战友的,老战友生前十分珍惜,舍不得送给任何人,直到他去世后,易珠玲才得到这张照片。
易珠玲:我回来以后就把它处理一下,处理出个头来,头呢就是这个,就处理出一个头,就是这张头像。到中国照相馆去处理,他就给了我这一张头像,他说其他的已经,做不出来了。
解说:1940年抗战已进入相持阶段,在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以大规模阵地战,与日军激烈交锋,但在日军优势火力和强大攻势下,中国军队节节败退。华北、华东及武汉等地相继失守。当时八路军在日军后方华正为零,袭击日军交通线,攻击日军据点,以游击战、破袭战等灵活战术,与日军展开周旋。为对付八路军,日军在华北平原等抗日游击区,实行“囚笼”战术,“以铁路为主,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用密集的炮楼和公路,将当地村镇分割成“井”字“田”字形,并疯狂扫荡。
赫新诚:日军为了适应八路军这些游击战法,日军华北方面军也采取了你分散我分散,分散配制。一个小队十几个人,驻扎一个据点,一个中队,对不对,几十个人驻扎一个据点,它高度分散配制,来适应你这个情况。所以就出现了整个华北平原啊,特别是华北平原上碉堡林立。
解说:为反击日军,1940年8月8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及副参谋长左权联合下达了,破袭华北日军交通线的战役行动命令。当时八路军一百零四个团迅猛出击,在晋察冀等地攻击,日军交通线,围攻日军据点,成为抗战中八路军最大的战役行动,史称“百团大战”。
赫新诚:百团大战核心,主要任务是拔除据点,破坏公路、铁路,破坏公路铁路从一方面讲是为了增加我们的活动自由度、安全度,对不对。另一方面是打击日军,因为日军主要的一些兵力据点,都在公路沿线。
解说:易良品时任八路军129师新7旅旅长,“百团大战”中,他率部破袭平汉铁路,而后挥师东进,破袭德石铁路,激战中,他率部在河北故城县西高村,伏击了从德州赶来扫荡的日军一个大队及数百伪军。出其不意,大败日军,日军溃逃时,丢下了一门“八八”型野战炮,及六发炮弹。易良品如获至宝。当时,八路军装备低劣,部队仅有简陋的步枪,少量机枪和边区造手榴弹。这是新7旅拥有的第一门大炮,易良品令军械股长火速从后方调来技术工人,连夜将炮管,炮拴,炮膛,引信等分解,涂上厚厚的凡士林油,用白布紧紧包裹。并调来骡马大车,将炮管拉走掩埋。
林治波:这个八路军的作战,它不是说像国民党正规军的作战,它有机械化部队啊,它有摩托车或者有汽车,它能把东西运走了。他们都是游击队,游击队根本拿不了重装备。游击队特点靠两只脚快速转移,爬山路,这个昼伏夜出,这种情况,稍微重一点的装备都拿不走。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编辑:
刘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