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徽宗的昏庸奢侈导致朝政黑暗,而宋王朝的“积弱积贫”也达到了顶峰,人民生活艰难,所以起义不断,这些人还列出方腊、宋江等著名起义来作为证据。但这种观点未必准确,徽宗朝有一些起义不是因为“贫弱”,相反,根据库兹涅茨“倒U型”理论,这恰恰是经济发达的表现,政府财政支出比例的增加也是符合瓦格纳法则的,这些问题还会在后文详细讲到。宋徽宗的主要问题在于打破了宋朝原有的权力制衡体系,造成了朝廷的决策机制严重退化。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最高统治者、官吏、人民是三个自然存在的、相互制衡的权力主体,而按照宋朝的组织结构设计,最高统治集团内部,皇帝、宰执、台谏三个权力主体又相互制衡。众所周知,三角形是最稳定的一种几何结构,这种三方权力制衡的方式最容易达到稳定。三方中的任何一方出现不正确、不理智的决策都容易被另外两方联合否决,以此保障朝廷决策符合事理。但如果其中两方联合起来形成稳定的政治同盟,压制住第三方,就容易形成事实上的独裁专制,联合方的错误决策就很可能通过。当然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本身很小,宋徽宗这个思维方式很有问题的人恰恰就给遇上了!
宋徽宗本身不适合当皇帝,他的决策很难说正确,但是如果宰执和台谏都负起责任来,监督他的行为,纠正他的错误,朝政还是可以正常运转下去。然而不幸的是,经过神宗、哲宗朝的“新旧党争”,宋朝的官员队伍元气大伤,那些抛弃了儒家传统道德观念,专以投机钻营以求上进的“新党”充斥着朝廷,其中一个非常投徽宗之所好的大奸臣蔡京崛起了。
蔡京是王安石的女婿蔡卞的哥哥,属于新党骨干,而除了新党共同的专长外,他恰恰又有一门别人不能具备的才能:高超的书法艺术。抛开他的奸臣事迹不谈,他在书法史上的地位也不容抹杀,甚至有人认为“宋书四大家”中的“蔡”既指蔡襄,也指蔡京,蔡京的成就确实也不低于蔡襄。政治上他又是新党的骨干,这样的人当然深得徽宗赏识,徽宗尚未亲政就力保其为宰相,共任17年宰执,堪称徽宗一朝最炙手可热的人物。
蔡京仰赖徽宗对他的私人欣赏,权位超过了其他新党的老上级。他作为宰相,对皇帝无条件依顺,沆瀣一气,极大的破坏了宋朝多年来形成的三方制衡的分权体系。皇帝和宰执结为一体,压倒了台谏,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压倒了整个官员队伍和人民百姓,形成了事实上的集权专制,监督制约降到了最低程度。当然,如果他们俩只是一般的昏君和奸臣还好说,他们死了以后下一朝不太可能又遇到这么无敌的君相组合,朝政有望恢复正常,而更可怕的在于:他是个艺术家。
艺术家中不乏神经质,“宋书四大家”中蔡襄、苏轼和黄庭坚时代较早,而和徽宗同时代的米芾,与徽宗的私交更胜蔡京。但是此艺术家品行过于不羁,自号“米癫”,经常公开表演诸如把砚台当成自己的脑袋、在大街上抓住人家的石头结拜兄弟之类的行为艺术,确实不可能入朝为官。
事实上宋徽宗本人也是身不由己被推上了皇位,不然很可能四十岁左右,艺术气质臻于化境,也会和米芾一起上街去当疯子。宋徽宗的艺术家气质同样也贯穿到了他的治国理念中,试想如果有一位韩琦这样的贤相,一定也能监督他不要乱来。可惜满朝都是蔡京、曾布、吕惠卿这些家伙,那还有什么好果子吃,大家都一起来胡玩吧。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作者:
黄如一
编辑:
蔡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