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至10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高安市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对华林造纸作坊遗址进行了一期考古发掘。11月,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张忠培到周岭村实地考察。
作坊区分布在一块近似鱼形的梯田上,东西长55米,南北最宽18米。若不是考古发掘,谁也料想不到这片梯田下竟然埋藏着一座可以印证中国造纸历史的造纸作坊遗迹。
2009年12月,考古现场发掘出一根长达4米多的元代陶制水管,丰富了华林造纸作坊遗址中的元代造纸遗迹,也使遗址保留的造纸工序从“斩竹漂塘”、“煮楻足火”、“碓打纸浆”延伸到“抄纸入帘”,从而完整再现了《天工开物》所记载的“造竹纸”整套工序。
考古人员依照造纸流程复原的华林造纸作坊用的水碓。
3号水碓西侧闲置的一个替换出来的穿孔石臼足以见证其年代之久远。
1月13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肖发标将登上“2009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论坛,发表关于华林明代造纸作坊遗址的讲演。高安市华林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周岭村,这个有着1600多年历史、曾以“华林书院”闻名全国的小山村,再一次吸引世人关注的目光。
造纸术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但一直以来,因为从未发掘过造纸的遗址,中国造纸究竟始于何时,学术界争议不断。而华林明代造纸作坊遗址的发现,着实令考古界兴奋。
2005年,高安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周岭村调查时发现了多处水碓遗址。为了弄清水碓遗址的用途与年代,2007年9月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高安市博物馆联合对水碓遗址展开了深入调查和发掘。2009年10至12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高安市博物馆再次联合组队,对华林造纸作坊遗址展开了第二期考古发掘工作。期间,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和中国造纸学会纸史委员会专家也来到现场,进行勘察论证。
长达4年的考古发掘,严谨的考古工作者按照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所记载的“造竹纸”术,从伐竹到沉腐、蒸煮、拌灰、漂洗、粉碎等一整套造竹纸所需原料加工的工序,一一进行细密的考证,并最终得出结论:这是一座明代造纸作坊遗迹,基本上反映了从伐竹到制浆的造纸工艺流程,是我国首次科学发掘的造纸遗存!
4年间,本报一直关注着这座遗址发掘的进程,从16座水碓的发现,到每一件文件的出土,到每一道工序的证实,直至一座保存完整的造纸作坊遗址的完整展现,都予以记录。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
王钻忠
|